十字迷宫实验对慢性情绪应激焦虑模型大鼠行为学影响的研究
- 创建时间:2014-08-05 点击数:
- 摘要 : 目的 : 观察电针对慢性情绪应激焦虑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 探讨电针改善模型大鼠焦虑情绪的效应。方法 : 采用不可预知的情绪应激刺激方法 , 刺激大鼠 21d , 建立慢性情绪应激焦虑模型。电针“百会”、“三阴交”穴治疗 21 天 , 观察电针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 并采用高架十字迷宫测试系统观测焦虑情绪的变化。结果 : 1.电针可使慢性情绪应激焦虑模型大鼠的体重有增加的趋势 ; 2.电针可以提高慢性情绪应激焦虑模型大鼠进入开臂的次数 (open -arms entries , OE ) 和在开臂停留时间 (open - arms time , OT ) 分别占进入两臂总次数和滞留总时间的百分比 (OE %和OT %值) ( P < 0.05 , 或 P < 0.01) 。结论 : 电针可以降低焦虑模型大鼠的焦虑程度 , 具有明显抗焦虑的作用。
内容
十字迷宫实验对慢性情绪应激焦虑模型大鼠行为学影响的研究
摘要 : 目的 : 观察电针对慢性情绪应激焦虑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 探讨电针改善模型大鼠焦虑情绪的效应。方法 : 采用不可预知的情绪应激刺激方法 , 刺激大鼠 21d , 建立慢性情绪应激焦虑模型。电针“百会”、“三阴交”穴治疗 21 天 , 观察电针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 并采用高架十字迷宫测试系统观测焦虑情绪的变化。结果 : 1.电针可使慢性情绪应激焦虑模型大鼠的体重有增加的趋势 ; 2.电针可以提高慢性情绪应激焦虑模型大鼠进入开臂的次数 (open -arms entries , OE ) 和在开臂停留时间 (open - arms time , OT ) 分别占进入两臂总次数和滞留总时间的百分比 (OE %和OT %值) ( P < 0.05 , 或 P < 0.01) 。结论 : 电针可以降低焦虑模型大鼠的焦虑程度 , 具有明显抗焦虑的作用。
关键词 : 电针 百会 三阴交 慢性情绪应激 焦虑模型
进入 21 世纪 , 人们对精神健康的关注 , 已从传统的重型精神障碍 , 如精神分裂症 , 渐向轻型精神障碍 , 如神经症转变。近年来 , 焦虑障碍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 高达 15 %以上。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社交、职业工作和工作质量 , 可持续终生 , 自发性消失非常罕见 , 甚至导致自杀等严重后果 , 几项随访研究发现 , 焦虑障碍的自杀死亡占总死亡数的比率均在 15 %以上。焦虑障碍在我国作为神经症的一个亚型 , 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 对其治疗与机理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大量临床研究显示针灸对于焦虑障碍有确切的疗效。本实验通过高架十字迷宫测试系统观察了电针 “百会”、“三阴交”穴对慢性情绪应激 ( Chronic Emotion-al Stress , CES ) 焦虑模型大鼠的体重及行为学的影响 , 为进一步探讨针灸治疗焦虑障碍的作用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实验动物 : 实验选用 Sprague - Dawley 雄性大鼠 140 只 , 体重 180~220g ( 动物及饲料均由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提供 , 合格证号码 :No10005328)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电针治疗仪 ; 十字迷宫视频跟踪系统 (上海欣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1.2 方法 实验条件 : 实验室的温度保持在 23 ±2 ℃左右 , 湿度 70~80 % , 安静。动物在实验前适应性驯养 7 天 , 置于 7 : 00~19 : 00 光照、 19 : 00~7 : 00黑暗的实验室中 , 动物自由进食、饮水。每天下午15 : 00 起对每只大鼠进行背部轻轻抚摸 2min 的操作处理。
分组前处理方法 : 在实验驯养第 7 天先将大鼠称重 , 并于 18 : 30 进行高架十字迷宫测试 , 剔除体重、 OE %和 OT%值超出“平均值 ±0.5标准差”范围的大鼠 , 最终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大鼠 105 只。
实验分组 : 用 SPSS11.5 统计软件包 transform 随机分组的原则 , 将符合标准的 105 只大鼠进行分组 ,即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模针组 ( 即治疗组) 。每组35 只 , 每笼 4 只。
1.2.1 各组处理方法 A. 空白组 : 除于每天下午15 : 00 进行与模针组相同的固定外 , 不做其他任何处理。 B. 模型组 : 采用不可预知的慢性情绪应激( CES) 焦虑模型 , 根据文献方法改进。于第 8 天起开始接受 21d 各种不同的应激刺激 , 包括电击足底、禁水、禁食、24h 光照、24h 黑暗、两笼混为一笼、单笼、倾斜、从两笼各抓两只混笼 9 种应激刺激 , 用 SPSS11.5 统计软件包 transform 随机分配 , 每天安排 1 种应激刺激。并于每天下午 15 : 00 进行与模针组相同的固定。C. 模针组 : 在模型组的基础上 ,进行电针治疗 , 每天下午 15 : 00 开始固定大鼠 , 暴露头部及四肢 , 以 30 号 1 寸无菌毫针进行针刺 , 选“百会”、“三阴交”穴 ( 参照《实验针灸学》、《实用
动物针灸手册》的动物穴位图谱 , 以比较解剖的骨度分寸法为依据模拟定位) 。百会 ( DU20) : 顶骨正中点。三阴交 ( SP6) : 后肢内踝尖直上 5mm 处 , 左右各一穴。针刺时百会向后平刺 5~10mm , 三阴交直刺 5~10mm , 三阴交两侧交替取穴 , 单日取左侧 ,双日取右侧 , 针柄接电针仪进行治疗 ,选用疏密波 , 频率 ( 14~16 次/ mm ± 10 %) , 刺激强度以大鼠针刺侧下肢轻微抖动为度。每日 1 次 , 每次 15min , 连续治疗 21 天。
在造模或治疗结束后第 1 天 ( 即整个实验第 29天) , 将各组每只大鼠进行称重和迷宫实验。
1.2.2 观察指标 A. 体重 : 采用电子计重秤进行称重和记录。 B. 高架十字迷宫 OT %和 OE %值。
实验条件要求 : 实验室的温度、湿度同前一致 ,安静。高架十字迷宫置于实验室中间 , 四周没有杂物。测试于晚上 18 : 30 开始 , 各组同步交替进行。每只动物测试 5min , 间隔期间均清洁迷宫后再进行下一只动物测试。
具体方法 : 实验前将每只大鼠放入一个 60cm ×60cm × 35cm 塑料敞箱中 ( 箱的底部与迷宫的颜色一致) , 让其熟悉环境 2min 后 , 将大鼠轻柔抓起置于迷宫中央区 , 使其头部正对其中一个开放臂 , 释放后高架十字迷宫视频跟踪测试系统即自动开始记录 5min 内大鼠分别进入开臂和闭臂的次数以及在两臂内的滞留时间并计算出各大鼠进入开臂的次数 (open - arms en-tries , OE ) 和在开臂滞留时间 (open - arms time , OT )分别占进入两臂总次数和在两臂滞留总时间的百分比(OE %OT % 值) 。
数据处理 : 数据采用 SPSS11.5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均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 , 多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one - way ANOVA) 。
2 结 果
2.1 电针治疗对 CES 焦虑模型大鼠体重的影响
可知 : 空白组大鼠体重自身前后比较 ,体重增加 , 说明空白组体重增长符合自然生长规律。造模前 , 各组比较 , 无显著性差异 ( P > 0.05) , 说明各组动物在造模前的体重符合实验设计要求 , 有可比性。造模后 , 模型组和模针组体重与空白组比
较 , 均有明显的降低 ( P < 0.01) , 但模针组体重较模型组有增加趋势。
2.2 电针治疗对 CES 焦虑模型大鼠十字迷宫行为学的影响
结果显示 : 造模前 , 各组动物高架十字迷宫实验 OE %值和 OT %值没有明显差别 , 说明各组动物在造模前的行为学符合实验设计要求 , 有可比性。正常组 OE %、 OT %值在造模前后无明显差别 , 而模型组与造模前相比则明显下降 ( P < 0.01) , 且与正常组相比亦明显下降 ( P < 0.01) , 说明慢性情绪应激焦虑模型大鼠已呈现出明显的焦虑状态 , 提示本实验造模成功。经电针治疗后模针组 OE %、 OT %值较模型组有明显升高 ( P < 0.05 , 或 P < 0.01) , 且与空白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 P > 0.05) 。提示电针可以降低慢性应激焦虑模型动物的焦虑程度 , 有明显的抗焦虑的作用。
3 讨 论
高架十字迷宫为国际上公认的测试动物焦虑行为的首要装置, 主要测试动物的非条件性反射 ,它以动物自发性行为为基础 , 勿需特殊训练 , 利用动物对新异环境的探究特性和对高悬敞开臂的恐惧心理 , 形成动物的矛盾冲突来考察动物的焦虑状态。近年来有文献报道不可预知的慢性情绪应激刺激可造成动物的焦虑样行为, 并可作为评价抗焦虑药物和治疗手段的一种焦虑模型。本实验采用高架十字迷宫观察了大鼠在不可预知的慢性情绪应激刺激下电针的治疗效应 , 结果显示造模后大鼠同样也出现了焦虑样的行为 , 与文献报道有相似性 ,且电针有明显的抗焦虑的作用。
摘要 : 目的 : 观察秩边穴配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 给予 2000 例腰椎间盘脱出症患者点刺秩边穴、大肠俞 , 并配合人工牵引、推拿等方法。结果 : 治愈 ( 完全止痛) 1782 例 , 占 89.10 % ; 好转 217 例 , 占10.85 % ; 无效 1 例 , 占 0.05 % 。总有效率 99.95 % 。结论 : 秩边穴配伍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综合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 秩边穴 椎间盘突出症 配伍
腰椎间盘突出症 , 又称为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 , 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本病好发于 30 岁以上各年龄段人群 , 尤以 30~50 岁的体力劳动者多见 ,患者腰部疼痛并向腿部及足底放射 , 俯仰则疼痛尤甚 , 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CT 扫描检查可见腰4~5 或腰 5~骶 1 之间椎间隙变化 , 与临床检查压痛点所在部位吻合。贵州省贵阳中医一附院黄选玮教授从事针灸临床多年 , 经验丰富 , 于 1998~2005 期间运用秩边穴配伍治疗椎间盘突出症 2000 例 , 获得满意疗效 ,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2000 例病例均为门诊患者 , 男 1010 例 , 女990 例 ; 年龄 12~78 岁 ; 病程 3 天~2 年 ; 腰痛伴单侧下肢疼痛 1520 例 , 双侧下肢疼痛 455 例 , 单纯腰痛 25 例。全部病例经 CT 确诊并排除有黄韧带肥厚、骨性椎管狭窄、神经根广泛粘连等严重的合并症或因结核、肿瘤引起者。
2 治疗方法
焦虑障碍是精神系统疾病 , 也属中医肝肾阴虚范畴的疾病 , 治病必求于本。百会位于头部巅顶 , 头者神之居 , 为精明之府 , 具开窍醒神之功 , 且百会为督脉要穴 , 督脉行于脊里 , 上行入脑 , 与肝脉交巅 , 并从脊里分出 , 属肾 , 因此把脑、肾、肝三脏联络起来。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 , 具滋阴养血、调补肝肾之效。由于“百会”、“三阴交”常作为临床治疗焦虑
障碍的主要腧穴, 因此本实验取“百会”、“三阴交” , 上下二穴相配 , 整体调节 , 疏通经络 , 调神镇静 , 达到治疗焦虑障碍的目的。
电针疗法 , 作为一种物理疗法 , 是现代刺法灸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使用电针治疗疾病 , 便于操作时对刺激参数定性定量 , 无毒副作用 , 患者容易接受 , 被广泛应用于焦虑障碍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中, 并已取得了明确的疗效。
本实验仅观察了电针对 CES 焦虑模型大鼠十字迷宫焦虑行为和体重的影响 , 而电针对 CES 焦虑模型动物内分泌以及中枢机制等作用影响将有待下一步研究。
尊敬的用户:
为了更好的服务广大用户,上海欣软开通全国免费拨打热线:400+8336811,上海欣软专门从事动物行为学实验研究系统的开发与销售,自主研发系列学习记忆类产品包括morris水迷宫、八臂迷宫、Y迷宫奖赏、Y迷宫电刺激、T迷宫、Barnes迷宫等,自主研发分析软件包括:SuperMaze动物行为学视频分析系统、SuperFst高通量强迫游泳实验软件、SuperTst高通量悬尾实验分析软件、SuperFcs条件性恐惧实验分析软件、SuperMaze+高通量动物行为实验分析软件等。
如有需要,欢迎随时拨打400电话,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网站:www.softmaze.com
电话:18918098896(Mark 周)
邮箱:yao@softmaz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