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10-21利用CRISPR/Cas9技术鉴定出AML白血病细胞的弱点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剑桥大学韦尔科姆基金会桑格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和他们的合作者对一种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进行改进,并利用它发现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新的治疗靶标。
-
2016-10-20小鼠实验研究揭示跑步也能修复大脑近日,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跑步可以触发一种分子的产生,而这种分子可以修复动物模型的某些脑损伤。这种名为VGF神经生长因子的分子能治愈包裹和隔离神经纤维的“保护涂层”问题。研究报告刊登于《细胞—通讯》。该成果或为研究针对某些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疗法铺平了道路。
-
2016-10-19科学家或成功实现利用基因疗法来治疗阿尔兹海默氏症日前,来自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利用病毒将特殊的基因片段运输到小鼠大脑中,从而成功抑制小鼠患阿尔兹海默氏症,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PNAS上,该研究或为后期开发治疗诸如阿尔兹海默氏症等神经性疾病的新型疗法提供思路。
-
2016-10-18小鼠和人脑研究显示星形胶质将大脑“拉”在一起近日,刊登在《细胞—通讯》上的小鼠和人脑研究显示,随着发育,主要负责支撑脑细胞的星形神经胶质,将自己左右编织,形成跨越大脑左右半叶的轴突桥。如果没有这些星形胶质,胼胝体将无法正确排列,就会引发胼胝体发育不全和一系列发育失调。
-
2016-10-17恒河猴实验显示新抗体有望带来艾滋病新疗法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14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注射“α4β7”抗体与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相结合,或成为治疗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新手段。恒河猴实验显示,采用此手段,恒河猴在停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后,其体内的猴免疫缺陷病毒(SIV)依然会保持低水平。
-
2016-10-14糖尿病“明星”药物作用机制破解糖尿病人想必对“二甲双胍”并不陌生,这是目前全球治疗糖尿病的“明星”药物。但是,这种药物降血糖的作用机理是如何发生的,却一直是个科学之谜。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林圣彩教授课题组的一项研究破解了其中的一个谜团,为Ⅱ型糖尿病、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的药物研制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方向。11日,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细胞》…
-
2016-10-0822种癌症属于遗传疾病哈佛大学科学家与丹麦和芬兰研究员合作进行的研究发现,至少有22种癌症属于遗传疾病,会在家族之间世代相传。根据这项大型研究的结果,大约三分之一的癌症是遗传的。家族遗传风险最高的包括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和肠癌。
-
2016-10-08我国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研究获重大发现近日,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教授刘雅红团队,在持续的耐药性监测过程中,从动物身上分离出对碳青霉烯和粘菌素同时耐药的大肠杆菌,并在该菌株中发现两个耐药基因,进而提出了杂合质粒形成模型,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范本。文章于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微生物学》(Nature Microbiology),孙坚副教授为第一作者、一年级博士生杨润时为共同第一作者…
-
2016-09-30科学家在蝙蝠中发现跨科重组的新型冠状病毒最近,通过泛冠状病毒和深度测序技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实验室与云南省疾控中心和华大基因合作,从云南西双版纳采集棕果蝠的直肠拭子样本中鉴定出一种新型蝙蝠冠状病毒,将其命名为果蝠冠状病毒GCCDC1(Ro-BatCoV GCCDC1)。Ro-BatCoV GCCDC1在基因组结构和组成上与果蝠冠状病毒HKU9(Ro-BatCoV HKU9)类似,但是根据国际病毒分类委…
-
2016-09-30日本熊本大学在实验鼠中研究发现心脏衰竭的一个诱因日本熊本大学29日宣布,其研究人员发现心肌细胞过度分泌产生的一种蛋白质会导致心脏衰竭,减少这种蛋白质的水平能保护心脏。这一发现将有助开发新的心脏衰竭治疗药物。
-
2016-09-30世界最小人造病毒结构将有助于基因治疗英国研究人员最新合成出一种人造病毒结构,直径远远小于现有的人造病毒及天然病毒,有望在基因治疗领域发挥实用价值。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化学学会杂志》上报告说,这项研究的主要特点在于,研究人员在合成这种人造病毒结构过程中,没有使用大型且结构复杂的蛋白质来制作病毒结构外壳,而是以非常短小的蛋白质“…
-
2016-09-29中科大张华凤课题组等在小鼠实验中揭示肝癌酮体代谢调控机制2016年9月20日,国际学术权威刊物自然出版集团旗下子刊《Cell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华凤课题组、高平课题组与中山大学宋立兵等课题组合作合作题为“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redirects to ketolysis for progression under nutrition deprivation stress”的研究论文,研究发现营养缺乏条件下的肝癌细胞通…
-
2016-09-27DNA疫苗成功阻止猕猴感染寨卡病毒美国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科研人员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称,他们开发出全新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寨卡疫苗,动物实验证明,这种疫苗能阻止猴子感染寨卡病毒。目前,该疫苗已经进入人体临床试验阶段,验证其用于人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研究所病毒病理部门主任泰德·皮尔森解释说,这种疫苗含有一段来自寨卡病毒的合成DNA片段,注射到体内后,…
-
2016-09-26复旦大学研究人员寻找与肥胖相关遗传密码近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81570756、81170789)等资助下,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吴晓晖与许田合作,用自行研发技术获得的突变小鼠资源,发现了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Gpr45”与肥胖发生相关,并深入阐明了其如何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导致肥胖。这项研究在学术期刊《临床研究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发表。
-
2016-09-21中科院微生物所在细菌耐药基因组学研究获进展中科院微生物所朱宝利课题组在细菌耐药基因组学研究中的最新进展,研究首次以基因组学大数据为依托,深入解析了耐药基因在细菌间的传播网络和规律,对深入认识细菌耐药性的进化、细菌耐药的形成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
栏目搜索: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对不起,暂无资料。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