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学术专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热点专题/学术专题
  • 8月17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严景华团队联合华中科技大学王晨辉团队、北京大学肖俊宇团队、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王佑春团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谭文杰团队、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机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A broadly neutralizing humanized ACE2-targeting antibody…
  • 目前,全国已有16个省份发现本土疫情,周二开始,此轮的确诊病例数已经突破了1000例。毫无疑问,这是常态化防控以来,最大的一次挑战。我们还需要多长时间解决问题?面对新型毒株,接下来无论是疫苗接种还是防控手段,又将如何进行或改变?
  • 当前,随着南京、扬州等地新冠疫情的起伏,核酸检测已成这些地区迅速查清并阻断新冠肺炎传播链条、切实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有效手段。8月9日上午6:30起,扬州市通过主城区启动第五轮大规模核酸检测,至8月10日8时,共采样159.44万人,检测18.53万管,已检出阳性14例。
  • 当前,相关机构或管理部门应该从哪些方面做好人畜共患病的严防严控?群防群控?新冠疫情的发生对动物源人兽共患病的研究有何启示,应开展哪些方面的研究工作?围绕这些问题,本期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特邀专访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人兽共患病研究室主任景志忠教授,景教授详细分享了人畜共患病防控需要注意事项,如…
  • “武汉实验室病毒泄漏可能性为零是基于常识。”针对一些西方媒体大肆炒作新冠病毒“实验室泄漏论”,曾参与指导武汉病毒研究所P4(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建设和认证的法国专家加布里埃尔·格拉斯站了出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予以驳斥。
  • 8月2日,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多个政党、社会组织和智库向世界卫生组织秘书处提交《联合声明》,强调面对新冠病毒对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的严重威胁,国际社会需要加强抗疫合作,呼吁世卫组织客观公正地开展全球新冠病毒溯源研究,坚决反对将溯源问题政治化。
  • 与艾滋病毒或乙肝病毒不同,冠状病毒不属于可嵌入人类基因组的病毒,它们根本没有编码蛋白质的基因来切割人类DNA,并将病毒嵌入染色体;冠状病毒在不断变异,并且突变过程正朝着增加传染性的方向发展,每一个变异毒株都比之前的更具传染性和攻击性,这就是自然选择的规律。
  • 近日,巴塞罗那全球卫生研究所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发表了题为“Seven-month kinetics of SARS-CoV-2 antibodies and role of pre-existing antibodies to human coronaviruses”的研究报告,该项研究指出,针对 SARS-CoV-2 Spike 蛋白的 IgG 抗体水平在患者感染七个月后仍能保持稳定,甚至会继续增加,同时,因普…
  • COVID-19大流行揭示了老年人和慢性病人在感染SARS-CoV-2后对不良后果的脆弱性。
  • 欧洲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23日发布的最新风险评估说,最初在印度发现的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毒株预计将于8月成为欧洲流行的主要毒株,必须加速接种新冠疫苗。
首页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页 共1309篇文章/共131页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