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科普园地

  • 美国国家脊髓损伤统计中心数据显示,全美有超过30万人遭受脊髓损伤。但目前人们仍无法完全逆转这一损伤导致的瘫痪,主要难点在于神经细胞的死亡,并且神经纤维无法跨越损伤部位而再生。而一项8月23日发表在《先进保健材料》的研究挑战了这一难题。
  • 新研究发现灵长类拇指长度与大脑大小相关,暗示两者在进化中协同演化。
  • 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动脉硬化、心肌纤维化、心力衰竭等相关疾病往往“组团”来袭,危害心血管健康。近期,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药理学教授杨宝峰及其团队连续在国际心血管医学领域期刊《欧洲心脏杂志》上发表一系列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从RNA表观遗传调控和RNA剪接两大前沿微观领域入手,深刻揭示了血管衰老与心…
  •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科学家发现,大脑衰老背后隐藏着一种名为FTL1的关键蛋白。实验显示,过量FTL1蛋白会导致小鼠记忆力衰退、大脑神经连接减弱以及细胞反应迟钝。一旦阻断这种蛋白,老年小鼠就能恢复年轻时期的大脑功能与敏锐记忆力。这一突破性发现表明,FTL1很可能是调控大脑衰老的一个“主开关”。相关论文发表于最…
  • 研究表明,狗能感知人类情绪,从眼神到气味,都能与我们心灵共振。
  •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洛克菲勒大学科学家利用细菌作为“特洛伊木马”,绕过人体免疫系统的监控,将病毒直接运送至肿瘤内部。随后,细菌与病毒协同作战,对癌细胞发起强力攻击。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 8月20日是世界蚊子日。近年来,蚊虫防治技术取得很大进展。传统化学手段虽见效快,但存在环境污染等弊端;如今,生物防治技术凭借其精准打击、环境友好等特点,逐渐成为蚊虫防控的新选择。为此,本报聚焦生物防蚊技术亮点,展现相关应用成果。
  • 据最新一期《当代生物学》杂志报道,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催产素不仅与性、分娩和哺乳相关,也在建立友谊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 据最新一期《科学进步》杂志报道,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生物工程研究所科研团队,通过3D动态成像技术首次实时记录下人类胚胎着床的全过程。这一突破性成果为深入理解着床机制、提升辅助生殖成功率提供了重要依据。
  • 研究发现,猫咪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中,β-淀粉样蛋白堆积于突触,引发胶质细胞异常吞噬,类似人类阿尔茨海默病,为探索疾病机制提供新模型。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3428篇文章/共343页
栏目搜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