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综合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新闻/综合资讯
  • 中国台湾的科学家近日在台湾东南部海岸的兰屿(Orchid Island)上发现了一种具有奇特本领的蜘蛛,这种蜘蛛名叫二角尘蜘(Cyclosa mulmeinensis),它能制作自身的模型来转移食肉鸟类等动物的注意力,实现保护自己的目的。
  • 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分子成像技术跟踪大鼠大脑神经活动,发现位于大脑侧脑室下角前端上方的杏仁体(amygdala)是恐惧记忆存储的地方。
  •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新西兰科学家利用在该国的岩洞里发现的史前羽毛,“重建”了第一只以DNA为基础的巨型恐鸟。新西兰阿得雷德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和土地环境保护研究所(Landcare Research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从被认为距今至少2500年的恐鸟羽毛里获得远古DNA后,已经确定出4种不同的恐鸟种类。
  • 新华网德国波恩7月3日电(郑家荣)德国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遗传卷》月刊上报告说,他们在老鼠体内发现一种新的II型糖尿病致病基因,并在部分老鼠身上发现可抑制这种基因的基因短序列
  • 德国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自然·光子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结合激光和超声波技术发明了一种可对动物活体组织深处进行三维成像的技术,成像分辨率达40微米。这项技术将有望用于癌症等疾病的诊断,以及相关的药物研究。
  • 德国明斯特马普分子医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发现了获取干细胞的新途径,他们通过特殊的培植方法,从成年实验鼠睾丸细胞中获取了与胚胎干细胞性质相似的干细胞,这种干细胞同样可以用于动物器官和肌体组织再造。这一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细胞·干细胞》杂志上。
  • 蝾螈等动物具有断肢再生的能力,不过是什么保证了断腿的地方不会长出一条尾巴呢?英国《自然》杂志7月2日刊登的一项研究说,蝾螈的各种细胞具有记忆所属机体组织的能力,可良好地“专业分工”,帮助断肢再生。
  • 一个日美联合研究小组日前利用人类毛囊干细胞,成功修复了实验鼠足部被切断的神经。该成果将有望应用于人类手脚部位的神经修复。
  • 一种艾滋病疫苗已经在加拿大通过了动物安全性测试,研究者们正等待批准开始在美国进行人类测试。
  •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和该校上海医学院马兰教授研究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细胞内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GRK2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蛋白可影响斑马鱼胚胎早期发育,这一新发现揭示了GRK在调控受体信号和胚胎发育中的关键作用和GRK具有蛋白激酶活性非依赖的新功能,此为进一步研究GRK参与人类胚胎发育的机制奠定了基础,这一研究成果已刊登在最新一期国际一…
  • 在从嵌合体、人源化到完全人源化抗体等一系列技术发展的推动下,预计2010年全球抗体药物年销售额可达到300亿美元。可以说,抗体药物已成为生物技术药物中最重要的大类之一。
  • 华盛顿卡耐基研究所胚胎发育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系,印第安大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最新的Nature在线版上发布干细胞研究新成果。
  • 德国慕尼黑亥姆霍兹老鼠试验中心的科学家最近对了解人类语言的发展的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的成果,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cell》杂志上。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际合作处处长强正富5月8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美国、香港将分别提供3个和1个甲型H1N1流感病毒毒株,预计2到3天内可运抵中国。
  • 一个国际科研小组在新一期《自然-医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了免疫细胞入侵引发大脑炎症的关键受体“调节器”。
首页 上一页 414 415 416 417 418 下一页 尾页 共6850篇文章/共457页
栏目搜索: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