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诱发性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012年12月19日
来源:易生物
作者:
责任编辑:test
诱发性动物模型的复制不外是以生物的、物理的及化学的因素作用于动物,使动物产生类似于人类疾病的生理改变。
物理因素包括机械力、温度和压力的改变、放射线 、噪音等。复制模型时要注意选择适宜的刺激强度、时间和频率。例如要观察Ⅰ度烧伤,若作用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则会出现深度烧伤,达不到观察Ⅰ度烧伤所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的目的,模型将失去价值。
生物因素,如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生物制品、细胞、毒素等各种致病原,通过注射或接种使动物产生相应疾病。用该方法进行复制时首先要注意易感动物与人临床症状的异同处,选用易感动物。如轮状病毒可引起婴儿急性坏死性肠炎,而犬感染该病毒后仅出现亚临床症状。人畜共患病动物模型是研究人类疾病的极好材料,现有 150多种人畜共患病资料,为流行病学、病理学和临床症状学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化学因素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是通过化学物质的烧伤、腐蚀,二是通过化学物质参与代谢实现的。在复制过程中要注意不同品种、不同年龄、体重的动物存在着剂量、耐药性和副作用的差异。如用四氯化碳复制肝脂肪变性动物模型,量过大会引起肝坏死,乃至出现急性中毒而死亡,因此,在试验前要摸出稳定的实验条件。
上一篇:Alzhermer病的动物模型[ 12-19 ]
下一篇:科普:肝脏如何再生?[ 12-19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