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综合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新闻/综合资讯
  • 2025年4月18日,西安交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与诺禾致源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宣布"西安交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诺禾致源单细胞联合实验室"落成。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诺禾致源西北地区首个全流程单细胞测序实验室的正式启用,将为区域科研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 4月10日,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北京市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办公室)联合北京经开区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局、未来科学城管委会、北京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南站)举办第87期ETOWN产业创新与发展论坛暨2025年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培训会(第一场)。
  • 根据《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章程》和《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会员管理办法》、《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会士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为激励实验动物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方面做出国内外瞩目的突出成就及创新贡献,服务科技强国战略,学会于2024年设立会士制度。
  • 为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进一步完善实验动物标准体系建设,落实验动物质量监管、生物安全和动物福利技术保障,现面向各有关专家和单位进行实验动物国家标准和团体标准项目征集。
  • 武汉大学动物实验中心(简称中心)和武汉大学ABSL-Ⅲ实验室(生物安全三级动物实验室,简称A3实验室)于2003年建成,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教育部、武汉大学共同投资建设。现因工作需要,武汉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招聘非事业编(工勤岗)实验动物饲养员2名。
  • 近日,2025 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评审结果公示结束,全国559个项目脱颖而出获此殊荣。学校出版社报送的《实验动物模型组织病理学图谱》成功上榜,同时该书也是 “十四五” 国家重点出版专项规划项目。
  • 2025年4月16日,上海市实验动物学会和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期刊第七届编委会第二次编委座谈会在上海顺利召开。期刊执行主编、上海市实验动物学会理事长吴宝金研究员,期刊刊务理事会理事长、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主任范春出席座谈会并致辞。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国家昆明高等级生物安全灵长类动物实验中心”是开展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科技支撑平台,具备在分子、细胞、啮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等多尺度、系统性开展病原微生物科研实验活动和技术支撑能力,重点开展病原快速鉴定、分离培养、细胞和动物感染模型建立、致病机制探索、药物和疫苗研发与有效性评价、检测和…
  • 【赛业生物动物房】系列自开播以来,凭借在真实动物房环境中的实景拍摄和技术团队现场讲解,为广大科研人员带来了既专业又有趣的观看体验!前三期直播不仅带大家"云参观"了SPF级小鼠的生活环境,揭秘了智能化繁育管理的奥秘,还通过显微注射等实操演示,解答了大家在日常饲养、配种繁育、基因编辑等方面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
  • 2025年4月21日上午,北京实验动物学学会实验动物样本标准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顺利召开。会议由贺争鸣研究员主持,北京实验动物学学会孙岩松理事长出席致辞。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于2008年通过国际AAALAC认证,2018年全国首家通过CNAS认可,实验动物规范化管理达到国际水平;中心拥有国内非人灵长类种类最多、遗传背景清楚、年龄结构较为丰富的灵长类实验动物和树鼩资源,是一个较为适合重大疾病研究、药物研发的灵长类实验动物资源平台和实验平台。因工作需要,本着“按需设岗、按岗…
  • 4月13日至14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前沿生物技术”重点专项——“人类细胞谱系时空多维解析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启动会,在广州国际生物岛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研发楼顺利召开。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下简称“广州健康院”)彭广敦研究员牵头承担,于2024年12月正式获批立项。
  • 4月13日,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灵长类设施)召开2025年第一季度运行工作汇报交流会,设施运维支撑技术和管理人员围绕阶段性工作进展进行汇报和交流。
  • 北京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始建于2005年,作为校级公共平台服务全校11个院系近120个课题组,提供实验动物饲养、动物隔离检疫、动物基因组修饰、品系保种、生物净化、动物行为学分析、影像学检测等多种技术服务。因工作需要,现招聘工程技术岗工作人员1名,该岗位为北京大学事业编岗位。
  • 4月17日,由赛业生物生产中心负责人苏翠牵头,联合ES部经理李晓亮与生产中心分子部门经理王康共同开设的「基因编辑创新工厂——基因编辑小鼠方案设计」线上学术沙龙为你手把手拆解基因编辑小鼠方案设计全流程。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6845篇文章/共457页
栏目搜索: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