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科普园地

  • 记者今天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获悉,该院和南京大学-南京生物医药研究院、广州医药研究总院等合作,利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培育两只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基因敲除狗,在世界上首次建立了狗的基因打靶技术体系。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猪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对猪全基因拷贝数变异进行扫描,获得了多个与猪肉品质性状显著相关的基因拷贝数变异。
  •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近日美国和古巴在智利瓦尔帕莱索举行的会议上发表联合声明称,两国将携手研究和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 近年来,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周围的区域,人类活动越来越频繁,该区域由于可以进行采伐和作业而被称作“施业区”。历年来,曾多次出现野生动物越过保护区到达该区域后被猎杀的案例。
  • 尽管并不符合良好的餐桌礼仪,但是美国加州一个实验室的松鼠猴依然学会了如何从塑料杯子中取食和饮水。这是科学家第一次观察到松鼠猴可以饮食器皿中的食物,并且很多松鼠猴——57只中有39只——都学会了这样做。
  • 根据两项独立研究,大象已经进化出了一个能够抵制肿瘤细胞的基因的多个复本,研究结果解释了为什么这种大型动物很少得癌症。
  • 这是植物有时比动物聪明的终极证据:青草种子模拟羚羊粪便,以欺骗蜣螂将其散开并掩埋。
  • 当下正是河蟹大量上市时间。不过,很多人或许并不知道,河蟹患上“颤抖病”后,其死亡率高达70%~100%。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文团队针对该问题取得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将该病的发病率控制在3%以下。近日,王文团队的成果“中华绒螯蟹螺原体性颤抖病研究及防控”获2014~2015年度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
  • 疟疾不仅使人类直接深受其害,也使人类失去巨大的潜力。美国慈善团体“盖茨基金会”估算到2040年,人类根除疟疾将给世界带来2万亿美元的利益。
  • 蚂蚁和蜜蜂素以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著称。对于一种生活在北美松林里的褐色小蚁——切胸蚁(Temnothorax rugatulus)而言,劳动分工很常见,其中工蚁一般负责觅食、建筑和护理幼虫。
首页 上一页 294 295 296 297 298 下一页 尾页 共3434篇文章/共344页
栏目搜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