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推荐或发布相关实验技术、实验攻略、实验经验分享等。
-
2015-07-175000万年的动物精子来自瑞典、阿根廷等国的研究人员近日从来自南极的距今5000万年的化石中发现了保存于其中的动物精子,这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动物精子化石。
-
2015-07-15美实施北极熊保护新举措据生物学家估算,当前约有25000头北极熊在地球北极地区生活,其中2/3生活在加拿大,其余的则大多生活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和俄罗斯北部地区。
-
2015-07-15人类并非唯一拥有自我意识的动物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华威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发表于《动物学报》的一项研究中称,他们的研究发现能够模拟环境和设想未来的任何动物都必然拥有某种自我意识的形式。
-
2015-07-15雌性卷尾猴会用木棍挖鼻孔新浪科技讯 在人类社会看来,抠鼻子是一种相当不雅而且不卫生的行为,然而一些灵长类动物似乎发现了更加卫生的抠鼻子方法。研究人员在野外发现,一只雌性黑纹卷尾猴会用木棍来清理鼻孔。这只是灵长类动物使用工具的众多不寻常的例子之一。
-
2015-07-13大熊猫为啥这么懒大熊猫需要节省能量,因为它们从竹子饮食中得到非常少的营养物。甲状腺是令它们行动迟缓的众多原因的其中之一。即使移动时,一只大熊猫也只用了一个不动的人一半的能量。
-
2015-07-11恐龙灭绝给了鱼类蓬勃发展的机会据国外媒体报道,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两位古生物学家已经确定,由于大灭绝事件给恐龙带来的毁灭,海洋中数量种类最繁多的条鳍鱼类从6600万年前确立了海洋的统治地位。
-
2015-07-11四川发现两个山鹧鸪家族据新华社成都7月9日电 (记者周相吉)“这次发现两个四川山鹧鸪家族,野生动物保护界都特别兴奋。”四川省林业厅高级工程师隆廷伦9日告诉记者,中国特有、世界级濒危鸟类四川山鹧鸪以“家庭”组团的形式在四川马边县被发现。由于其数量稀少,活动隐蔽,历史上少有其影像记录。
-
2015-07-11中科院动物所揭示大熊猫维持异常低能量机制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研究员所领导的研究团队与北京动物园和阿伯丁大学的学者合作,发现大熊猫每日能量消耗异常的低,几乎与树獭相似;并进一步从形态、行为、生理、遗传和基因组等方面系统揭示了大熊猫维持异常低能量代谢的机制。
-
2015-07-10科学家揭示多巴胺“回收泵”新机制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周嘉伟团队研究发现,一种小G蛋白的调节因子Vav2能够显著改变多巴胺“回收泵”系统的转运效率。
-
2015-07-10人类与猩猩的差别人类曾经认为自己是唯一具有情感、道德和文化的生物。但随着我们对动物王国的研究越来越深,我们发现这并不完全正确。许多科学家现在相信,所有这些一度被认为是人类独有的特征特质,也在动物身上发现。
栏目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