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科普园地

  • 刊登在最新一期美国《当代生物学》半月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人类和狗之间的亲近关系可以追溯到2.7万至4万年前,而不是此前所认为的1.6万年。
  • 一种寻找多时的神经系统“速度计”在鼠中现身:一组当鼠快速移动时会迅速放电,当它们慢吞吞行进时放电速度变慢的专用神经元。
  • 据国外媒体报道,神经系统科学家们借助一台显微镜观察了一只果蝇的大脑。他们在观察一个甜面圈型大脑区域中的神经元活动时,发现神经元活动与苍蝇的朝向是相匹配的。
  • 发表在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卷》杂志上的这项研究成果表明,猫身上可能隐藏着“阳光维生素”有利于健康的线索。
  • 2015-05-20昆虫也酣睡
    胡峰、蟑螂、螳螂和果蝇都是会打盹儿的昆虫。Klein说,果蝇的睡眠甚至和哺乳动物非常相似,果蝇对诱导睡眠的化学物质和咖啡因的反应与人没什么区别。然而,监测昆虫的睡眠却是个棘手问题,比如区分睡眠状态和似睡状态就很困难。
  • 一项对大鼠同情心驱动行为实验发现,当一只处于正常环境中的大鼠看到一个笼子里困着的一个溺水同伴后,它会把对方从笼子里放出来。这些大鼠不仅会帮助其他同伴,而且如果它们自身此前有过类似的溺水经历,还会以更快的速度搭救同伴。
  • 美国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渔业部进行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月鱼(opah)是一种温血鱼类,它的循环系统可以像哺乳动物和鸟类一样加热全身的血液,使它在冰冷的海洋深处具有更多竞争优势。
  • 研究人员最早是在分析了这种鱼的鳃部组织样本后产生了疑惑。根据14日发表在美国《科学》周刊上的新研究报告,在月鱼的鳃部组织中,从鳃部向身体输送低温有氧血液的血管与从身体向鳃部输送温暖无氧血液的血管接触。结果,静脉血暖化动脉血,这一过程叫做逆流热交换。
  •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日本研究人员将于今年秋季尝试引进嗅癌犬诊查癌症。嗅癌犬通过特殊训练可嗅出癌症患者的尿液味道。
  • 大鼠和小鼠都会用超声频段的声音进行交流,人们认为,猫为了更好地捕捉老鼠,进化出了能听见高频率吱吱声的本领。
首页 上一页 313 314 315 316 317 下一页 尾页 共3433篇文章/共344页
栏目搜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