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科普园地

  • 你能想象得到吗?只需轻轻喷一喷,就能在鼻子内“戴”上一层“口罩”。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过程工程所)的科研人员创制了一种“鼻内口罩”,能够实现对病毒的拦截并让病毒失活,可大大降低病毒感染的风险。研究显示,在小鼠、人鼻腔数字模型、人呼吸道仿真模型验证中,“鼻内口罩”均表现出显著的防护效果。
  • 近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顾东风院士和鲁向锋教授团队研究发现,后天获得的克隆性造血相关基因突变可显著增加冠心病风险,相比未携带者,携带体细胞基因突变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将增加42%。
  • 在现实生活里,老鼠这种啮齿动物因为偷油吃米、传播疾病而落到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境地。事实上,在医疗健康领域,鼠类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这个赋能医药产业高效研发和临床手术有效治疗的科研项目中,小鼠就是功不可没的核心“功臣”。
  • 所有动物的进化都要归功于数亿年前某些病毒感染了原始生物。病毒遗传物质被整合到第一批多细胞生物的基因组中,至今仍存在于我们的DNA中。
  • 莫奈尔化学感觉中心的一个研究小组在《细胞代谢》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揭示了脂肪和糖渴求通路的内部神经线路。然而,把这些途径结合起来会过度引发比平时吃得更多的欲望。
  • 呼吸道合胞病毒能通过外周神经元的直接感染以及驻留单核细胞间接感染来破坏机体的神经元功能,而炎症趋化因子似乎介导了上述两种机制。
  • 曾经深受欢迎的“吉祥物”,现在多以“负面形象”存在,它常在影视作品中与一些恐怖元素相联系,大多过着昼伏夜出的生活,本身又携带多种病毒。这就是动物界的“毒王”——蝙蝠。
  • 通过在培养皿中培养人类视网膜,研究人员发现了维生素a的一个分支是如何产生特殊细胞的,这些细胞使人们能够看到数百万种颜色,这是狗、猫和其他哺乳动物所不具备的能力。
  • 采用一种包含健康胎盘的克隆胚胎方法,或能为更多灵长类相关研究铺平道路。
  • 加纳大学抗生素耐药性研究专家阿德沃阿·帕迪基·纳蒂在2021年雨季感染了细菌,导致扁桃体肿胀。在此之前的一年,她也出现过同样症状。两次感染都发生在雨季。在这个季节里,高湿度和水分会刺激微生物生长。医生给纳蒂开具了抗生素,但这些药物不起作用,因为细菌已经产生耐药性。随后纳蒂的扁桃体肿胀得越来越厉害,幸好…
首页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 尾页 共3433篇文章/共344页
栏目搜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