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科普园地

  • 医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被认为是降低COVID-19传播风险的最有效口罩。但是,殊不知口罩对人体也产生威胁,戴口罩应考虑人体会吸入口罩本身产生的微塑料!
  • 《自然》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小鼠研究发现,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这类胃肠道病毒或能通过唾液传播。这一微生物学研究结果揭示了这类病毒此前未知的一个传播途径,或表明遏制病毒传播的举措需要采用更好的卫生技术。
  • 尽管疫苗技术取得了重大而惊人的进步,但新冠疫情尚未结束。控制新冠病毒传播的一个关键挑战是识别受感染的个体。日本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基于抗体的新方法,用于快速可靠地检测新冠病毒,且不需要血液样本。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科学报告》杂志上。
  • 这种病专门危害儿童,死亡率高达30%,通过蚊子传播...夏天最开心的是可以吃冰西瓜,最讨厌的是有蚊子出没。讨厌蚊子的理由,除了因为它会给我们派让人奇痒难忍的“小红包”,还因为它会传播疾病,比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蚊子,图片来源pexels流行性乙型脑炎和最近比较受关注的猴痘一样,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主要伤害10岁以下儿童。这种病直到今天,也没有什么针对…
  • 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高效灭蚊的策略,通过控制蚊子的成长,使其永远无法性成熟、繁殖后代,进而实现高效灭蚊。
  • 在幼鼠时期睡眠中断,会导致成年后出现社交障碍,增加幼鼠时期的睡眠能够显著改善其成年之后的社交行为障碍。
  • 基于肠道微生物组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进展预警模型主要基于14个肠道菌群相关指标,包括2个细菌相对丰度、3个功能、9个细菌相关代谢物特征,以及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等4个简易临床指标。
  • 关爱渐冻人,让生命不再无力。
  • 今年5月以来,世界多国接连报告猴痘病例。该病原本主要流行于中非和西非,然而最近这段时间,却在英国、美国、加拿大、西班牙等多个非流行国家接连出现,且存在社区传播,因而引发强烈关注。
  • 猫咪对猫薄荷“爱到痴狂”,只要一靠近猫薄荷,就会立马“上头”——它们会摩擦身体、满地打滚、舔舐咀嚼……人们普遍认为,这种植物和银藤一样,具有令猫陶醉的特性,但这可能不是猫如此热爱猫薄荷的唯一原因。日本研究人员发现,当猫破坏猫薄荷时,猫薄荷释放出的强驱虫剂数量要高得多,这表明猫的行为可保护它们免受害…
首页 上一页 63 64 65 66 67 下一页 尾页 共3434篇文章/共344页
栏目搜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