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科普天地

  • 研究人员在小鼠的大脑中发现了一种神经机制,使它们能够克服本能的恐惧反应;他们说,这种机制的功能障碍可能会导致不适当或过度的恐惧反应。
  • 一项新研究发现,狗的颅骨形态与其特定任务能力并无直接关联,这表明行为特征和个体可训练性才是决定狗狗表现的关键。
  • 动物试验显示:多巴胺回路差异决定社交性别偏好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王昌河团队在进行多巴胺分泌电化学检测。 受访者供图在动物世界里,社交行为对生存和繁衍至关重要。面对外界威胁时,动物如何在自身内在需求与外界环境威胁冲突时做出最优社交决策,尤其是如何选择社交对象,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的未解之谜。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王昌河团队日前发表于《科学》的研究,以小鼠…
  • 研究人员已经将注意力集中在一种蛋白质上,这种蛋白质可以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使人们更容易对食物过敏。
  • 实验室培养的病毒使癌细胞类似猪组织,引发器官排斥反应。
  • 我们的肠道是一个繁忙的活动中心,是数万亿微生物的家园,它们与我们的身体一起工作,保持我们的健康。最近的一项研究探索了这种伙伴关系的一个有趣方面:肠道细菌如何与宿主身体合作来调节胆汁酸,胆汁酸是控制消化、胆固醇水平和脂肪代谢的基本分子。
  • 内置的保护机制提供了一种更安全、更有效的方式来对抗2024年最致命的疾病。
  • 根据伦敦大学学院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的一项研究,黑猩猩具有遗传适应性,有助于它们在不同的森林和大草原栖息地茁壮成长,其中一些可能可以预防疟疾。
  • 微纳米塑料广泛分布于生态系统中,目前已成为全球新型污染物。此前研究发现,人体血液和脏器中均可检测到微纳米塑料,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精准实时地对微纳米塑料进入心脏、发挥毒性的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追踪,对于心脏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 结合疟疾寄生虫以前未靶向部分的新抗体可能导致新的单克隆抗体治疗和疟疾疫苗。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共3423篇文章/共343页
栏目搜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