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1-17Cancer Cell新文章指明肺癌精准治疗未来方向美国犹他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小细胞肺癌可以再细分为不同的肿瘤亚型,他们还发现一个靶向药物组合对其中一种肿瘤亚型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ancer Cell上。这些结果表明不能将不同的小细胞肺癌当作同一种疾病进行治疗。
-
2017-01-16Nat Commun:重磅级研究!科学家发现HIV病毒的寿命已经5亿岁了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包括HIV在内的逆转录病毒或许已经有5亿岁了,这要比科学家们此前认为的寿命还要老很多年,而且研究者认为,逆转录病毒或许起源于古代海洋,而且其实随着动物宿主慢慢实现了从海洋到陆地的转变。
-
2017-01-16Nature:人类肠道菌群功能的新见解由来自纽卡斯尔大学细胞和分子生物科学研究所的 Bert van den Berg 教授和 David Bolam 博士领导的研究人员在不来梅雅格布大学合作者的支持下,1 月 12 日在 Nature 上报告了他们的最新发现。
-
2017-01-16基于能量地貌的量化分析揭示线虫衰老的内在机制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美国石溪大学教授汪劲和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赵磊,通过量化分析线虫衰老相关的势能地貌,揭示了线虫衰老的内在机制,并指出了逆转衰老过程的可能性和相应的路径。该成果在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 发表后,石溪大学网站于 11 月 30 日报道了汪劲…
-
2017-01-15新型蛋白控制端粒长度 调节细胞衰老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SRI)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颖的蛋白质,它能够微调老化中的细胞时钟。研究结果已于 1 月 13 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
2017-01-13实验鼠研究表明:iPS细胞为治疑难眼疾带来希望日本研究人员最新研究发现,给患视网膜色素变性实验鼠移植由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 细胞)培育的视细胞后,部分实验鼠恢复了对光的感知能力,这项结果为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带来重见光明的希望。
-
2017-01-11清华大学在果蝇中用CRISPR解析重要lncRNA8月11日,国际学术期刊《Genome Research》在线刊登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高冠军博士带领的一项研究成果,题为“Critical roles of long noncoding RNAs in Drosophila spermatogenesis”。这项研究确定了 128 个睾丸特异性的果蝇 lncRNA,并采用 CRISPR/Cas9 系统解析了它们的重要功能。
-
2017-01-10Science:模型预测寨卡病毒在美传播风险使用计算机模型预测未来事件的科学家常会被批出错。因此,《科学》杂志近日发文宣布,有一些建模者看起来做了正确的预报:今年 5 月由气象学家和昆虫学家组成的团队,预报了寨卡病毒最可能出现在美国哪里。
-
2017-01-10纳米“特洛伊”狂撕肿瘤,免疫系统重振雄风如今,寻找能刺激自身免疫系统去对抗肿瘤的药物可以说是癌症治疗领域中最热门的研究方向了。但是强大如癌症,它们会巧妙地利用“免疫检查点”来抑制 T 细胞的免疫反应,让自己“逃过一劫”。
-
2017-01-09饮食预防老年性痴呆?2017 年科学家启动首个临床试验来解答阿尔兹海默症(AD),无论从发病率还是治疗手段上讲,都是让患者、科学家们为之头疼的疾病。目前的研究、医疗水平没有办法预防和治愈它,甚至于我们没有办法减缓病情恶化。
-
2017-01-09李明课题组发表精神疾病遗传研究专题综述通过对近年来精神疾病遗传学、功能基因组学、神经分子生物学领域及人类脑组织转录组测序研究的系统整理和分析,李明研究员和Daniel R. Weinberger教授为National Science Review《国家科学评论》撰写了专题综述,阐述了当前在精神分裂症功能基因组学领域的研究思路,建立了基于遗传学数据开展深入分析的转化医学研究模板。
-
2017-01-06Nature:干细胞培育新突破!长在培养基中的胃胃病,十有八九的人都患过或患有此类疾病。胃癌是世界范围内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美国科学家在《 Nature 》上的新研究,成功利用人类多能干细胞在培养皿中培育出能产生胃酸和消化酶的胃底类器官。这一胃类器官是研究胃部基底的发育、胃生理学和病理学分子基础的强有力模型,并且还将为药物的开发提供新平台。
-
2017-01-06科学家证实人体存在“隐藏”新器官新年伊始,你将接受关于身体器官构成的一个新消息。爱尔兰研究人员新近认定,人体消化系统内“隐藏”有新器官——肠系膜。
-
2017-01-05Science:5万人基因组分析发现新致病基因在一项迄今最大规模的研究中,科学家网罗了超过5万人的基因组数据,并连同他们的电子健康档案,最终识别出潜在的新的致病基因。这些数据进一步证明,每250人中便有1人携带了可能使其罹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基因变异,尽管他们并没有因此得到恰当的治疗。
-
2017-01-05科学家发明可大量制造"铜-67"的技术 可用于癌症治疗日本量子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最新发明了一种可大量制造“铜-67”的新技术,这种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癌症治疗与诊断。该机构日前报告称,“铜-67”是铜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约为62小时,它易于在癌细胞蓄积,能释放出可杀死癌细胞的贝塔射线和用于癌症图像诊断的伽马射线,因此被视为一种可用于癌症治疗的放射性同位素。
栏目搜索: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对不起,暂无资料。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