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模型制备

铅性肾病动物模型

2024年08月21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常用医药研究动物模型》 作者:主编 苗明三 朱飞鹏 责任编辑:yjcadmin

1.造模材料  动物: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20±20)g;药物:醋酸铅。

2.造模方法  对照组:蒸馏水灌胃,1h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每周5次,共12周;模型组:腹腔注射0.5%醋酸铅溶液(5mg/kg),每周5次,共12周。

3.造模原理  铅中毒可引起肾脏损害。

4.造模后一般变化  与对照组相比,动物模型组大鼠于染毒第2周后体重降低,第3周后体重显著降低。此外,出现活动减少,背毛蓬松,缺少光泽。少数大鼠浑身污秽。

5.造模后生化及病理变化  实验期间,染毒组尿蛋白含量持续上升,至第12周时,尿蛋白含量是染毒前的15倍左右。肾小球滤过率无明显改变。

染铅使模型组各时间点尿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 γ-GT)活性、尿δ-氨基γ-酮基戊酸(δ-ALA)含量、血锌原卟啉(zinc protoporphyrin, ZPP)值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显著性的升高。

染毒组各时间点尿铅排泄量和肾铅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光镜观察结果:对照组未见明显异常。第6周模型组即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充血,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至第12周改变更为明显,出现广泛空泡变性及灶性坏死,远曲小管亦见轻度空泡变性。

电镜观察结果:可见核固缩,线粒体肿胀,嵴模糊不清。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