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疾病与药物研究

PI3K╱Akt信号通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作用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2025年01月14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24年第11期 作者:郭孝静 张博 吴珊红 张立 王艳 责任编辑:lascn
摘要:本文就 PNI 中的氧化应激、凋亡、自噬、炎症、血管生成、 细胞周期等病理生理机制与 PI3K/ Akt 信号通路的关系及其相关分子靶点的研究展开论述,并深入分析基于 PI3K/ Akt 信号通路的中药单体、中药复方及针灸对 PNI 治疗的潜在作用机制,以期为 PNI 的中医药疗愈提供系统规范的 理论指导及相关药物的研发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周围神经损伤(peripheral nerve injury,PNI)可由挫伤、骨折等创伤引起,导致感觉功能异常、运动功 能受限、神经性疼痛、肌肉萎缩等多种继发性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PNI 后会出现瓦勒变性,涉及轴突 变性及髓鞘崩解现象。 此外,由 PNI 引起神经性疼痛(NP)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靶点是背根神经节(DRG),其作为感 觉传导的初级神经元,在疼痛信号的传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因此,这些靶点的变化都会引发一系列复杂的信号 通路变化。 其中磷脂酰肌醇 3-激酶/ 蛋白激酶 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 protein kinase B,PI3K/ Akt)信号通路 作为重要的调控细胞生死存亡的重要信号传导通路,在 PNI 中表现为可促进雪旺细胞(Schwann cells,SCs)增殖迁 移进而促进轴突生长、髓鞘形成等以促进神经再生,以及支持 DRG 神经元的存活以减轻 NP。 目前治疗方法包括 有干细胞的移植、神经营养药物等,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研究显示,中医药以其成本低廉、副作用较少的优势, 在 PNI 治疗领域逐渐引起重视并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应用。 

本文就 PNI 中的氧化应激、凋亡、自噬、炎症、血管生成、 细胞周期等病理生理机制与 PI3K/ Akt 信号通路的关系及其相关分子靶点的研究展开论述,并深入分析基于 PI3K/ Akt 信号通路的中药单体、中药复方及针灸对 PNI 治疗的潜在作用机制,以期为 PNI 的中医药疗愈提供系统规范的 理论指导及相关药物的研发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阅读原文:PI3K╱Akt信号通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作用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pdf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