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疾病与药物研究

不同穴位艾灸对薄型子宫内膜的修复作用研究

2025年03月18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24年第12期 作者:周海忆 何斯怡 韩瑞芳 关永格 董丽娟 宋阳 责任编辑:lascn
摘要:比较艾灸“关元”和“肾俞”穴对薄型子宫内膜大鼠的修复作用。

目的 比较艾灸“关元”和“肾俞”穴对薄型子宫内膜大鼠的修复作用。

方法 将 32 只雌性 SD 大 鼠随机分为对照(CON)组、模型(MOD)组、关元(GY)组和肾俞(SS)组,使用 95%无水乙醇造模处理。 关元组和肾 俞组分别艾灸“关元”和“肾俞”穴,其余两组相同固定。 测量艾灸前后穴区温度变化;HE 染色法观察子宫病理形 态;ELISA 检测血清炎症因子及激素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增殖和容受性因子表达;Western blot 法检测血管生成因 子表达。

结果 艾灸后即刻和 5 min 后肾俞穴温均高于关元(P<0. 01)。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厚 度、腺体及血 管 数 均 减 少 ( P < 0. 01); 血 清 白 细 胞 介 素 - 1β ( interleukin 1β, IL-1β) 升 高 ( P < 0. 01), 孕 酮 (progesterone, PROG) 降低(P<0. 01);子宫中增殖标志物 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LIF)、整合素 β3(integrin β3, ITG-β3) 表达降低(P<0. 01),血 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 ANG-1)、CD34 表达下降(P<0. 01)。 与模型组相比,关元组和肾俞组内膜厚度、腺体和 血管数均增加(P<0. 01),IL-1β 降低(P<0. 05),雌二醇(estradiol, E2) (P<0. 05)和 PROG 增加(P<0. 05),肾俞组 还提高了白细胞介素- 10( interleukin 10, IL-10) 水平(P< 0. 05);两组 Ki67、PCNA、LIF、ITG-β3 表达增强( P< 0. 01),关元组 PCNA 强于肾俞组(P<0. 05),肾俞组 LIF、ITG-β3 强于关元组(P<0. 01,P<0. 05);两组 CD34、VEGFA 表达升高(P<0. 01),关元组 ANG-1 高于肾俞组(P<0. 01),而肾俞组 CD34 表达更高(P<0. 05)。

结论 艾灸“关 元”和“肾俞”穴均能修复大鼠薄型子宫内膜病理形态,关元组降低大鼠血清 IL-1β 水平提高 E2 水平、促进增殖因 子表达优于肾俞组,肾俞组提高 PROG 水平、促进内膜容受性因子表达优于关元组,两穴均能提高血管生成因子的 表达,但可能通过不同的途径发挥作用。

阅读原文:不同穴位艾灸对薄型子宫内膜的修复作用研究.pdf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