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繁育技术
一、生殖生物学特点
猕猴的繁殖有季节规律,一般为每年9月到次年3月,但因地方不同,也会有1~2个月的误差,雌猴在繁殖季节,生殖器周边区域会发生肿胀,外阴、尾巴根部、后肢后侧面、前额和脸部等处的皮肤会发生肿胀,称为“性皮肤”,月经期为28天左右。猕猴精液射出1min内形成凝块。雌性恒河猴怀孕期约为165天。食蟹猴全年产仔,无季节规律。雌猴在繁殖季节,生殖器周边区域会发生肿胀,外阴、尾巴根部、后肢后侧面、前额和脸部等处的皮肤会发生肿胀,称为“性皮肤”。月经期为29天左右,食蟹猴孕期平均为165天。哺乳期均为7~18个月。从出生3~6个月开始,仔猴对母猴的营养依赖逐渐降低。
二、选种
挑选健康、完全成年的动物交配,若雌性尚未成熟,怀孕会限制其正常的生长发育,且非常年轻的母亲往往不能养育第一个子女,应根据年龄、体质、体型、健康状况及繁殖能力等方面综合选择。年龄方面,雄猴的年龄范围在4.5~15岁,雌猴在3.5~17岁,选择体质健壮、体型适中、发育良好、无疾病的动物。生殖能力上,雄猴可选睾丸大小对称、发育好、性欲及交配能力强、精液品质高、对异性和顺、不伤母猴的动物;雌性可选外生殖器发育正常、繁殖季节月经规律、接近雄猴的主动性好、交配顺利、乳量充足、性格温顺、母性强的个体。选种可通过实验性繁殖进行。
三、选配
选配可参照以下几种方法。①同质选配:选择体质、体型、繁殖能力相似的雌雄猴配对。体型搭配上应以大配大、中配小为宜,不可小配大或大配小。②年龄:选择同龄动物交配,也可用中年雄猴配青年雌猴,否则雄猴易受攻击。③亲缘选配:尽量选用亲缘关系较远的猴子配对,以防止出现近交衰退现象。
四、繁殖方式
(1)终身同居繁殖法:常采用1雄配8~12雌组成一个繁殖组(群),终身同居,任其自由交配。
(2)定时交配法:通过对雌猴月经周期的观察,预测其排卵期,在排卵期附近进行定时交配。一般多在月经到来的12~13天开始放对交配,合笼1周左右。这种方法比较科学,怀孕率高,但相当费时。
五、妊娠、分娩和哺乳
(1)妊娠:可采用子宫触诊和生化方法鉴定,已经确认妊娠的做好标记,日常管理中应特别注意外阴部是否有出血,恶露或流产胎仔有没有落下,腹围变化、食欲及四肢是否肿胀等。认定有异常变化时向兽医报告。
(2)分娩:分娩多半在夜间,产程2~75min,大部分母猴分娩后会咬断脐带且吞食胎盘。每胎1仔,双胞胎概率很低。仔猴初生体重~般为150~400g。出生后即睁眼。一般无乳齿,个别有2颗门牙。新生猴有较强的握力,可牢牢抓住母猴的腰腹部皮毛,能从母猴处吸食母乳。脐带一般在出生后3天内脱落。
(3)哺乳:提高仔猴成活率的关键在于加强哺乳母猴和仔猴管理,母猴一般抚养仔猴的能力较强,一旦发现母猴缺乏母性行为不会哺育或因病无力哺育等情况,要及时对仔猴进行人工抚育。母猴分娩后怀抱仔猴哺乳,1个月内一刻也不让仔猴离怀。仔猴1个月后逐渐离开母怀,开始活动和舔食食物。2~3月龄可逐渐吃些饲料,食量也逐渐增加。5~6月龄可以完全采食饲料,应考虑离乳。初生仔猴靠乳汁为生,对哺乳母猴和仔猴要特别注意饲料质量和加强饲养,要让母猴吃足日常饲料,并定期定量补喂花生、胡萝卜、水果和钙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