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推荐或发布相关实验技术、实验攻略、实验经验分享等。
酒精性肝硬化动物模型
2016年03月01日
来源:《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作者:刘恩岐 李亮平 师长宏
责任编辑:wlladmin
摘要:酒精性肝硬化动物模型
【造模机制】乙醇中间代谢产物乙醛对肝脏产生直接损害,其在肝脏使辅酶Ⅰ(NAD)转变为还原性辅酶I(NADH),使NAD/NADH比例下降,导致三羧酸循环受抑制,进而脂肪氧化减弱形成脂肪肝,最终形成肝纤维化、肝硬化。
【造模方法】大鼠常规喂养同时灌入乙醇(56%)、橄榄油等的混合液,白酒大鼠灌胃初始剂量为8g/kg,每2周增加2g,直到16g/kg,维持16周。
【模型特点】造模4周即可见肝小叶中央区明显坏死,呈局限性或点状坏死,间质可见炎性浸润,电镜下可见肝细胞周围胶原纤维增生。
【模型评估和应用】肝纤维化出现率高,造模方便,且模型稳定,可广泛用于酒精性肝病的研究,依其处于不同的时期可分别用做酒精性脂肪肝及肝纤维化的研究。
上一篇:化学性肝硬化动物模型[ 03-01 ]
下一篇:免疫性肝硬化动物模型[ 0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