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模型制备

去除牙槽骨并植入牙石形成牙周炎动物模型

2018年04月28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复制方法学》 作者:周光兴 责任编辑:yjcadmin

(1)复制方法  用成年实验猴做实验动物,按30mg/kg体重的剂量经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麻醉后动物仰卧固定,沿牙齿近中邻面用702号牙钻磨去6~8mm深度的牙槽骨,以便形成V形骨下袋,袋的宽度以扁形刻度探测棒可在其中自由转动为度,然后立即将人的新鲜牙石颗粒填满缺损区,覆瓣缝合敷塞制剂。手术1周后拆线,动物常规饲养观察。于手术后第10个月病理组织学及X线检查。

(2)模型特点  模型动物术后10个月肉眼检查发现,手术牙局部牙龈红肿,牙周袋深6mm,易出血;X线检查显示,实验牙槽骨吸收,随即作再进入手术复查证实牙槽骨缺损存在,表明已复制出病变与人相似的牙周炎模型。本模型制作方法简便,但观察及成模时间长,实用性较差。

(3)比较医学  牙周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威胁人类健康的口腔疾病之一。建立合适而理想的实验性牙周炎动物模型,对探索研究牙周炎的发病机制及制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牙周炎是以牙槽骨破坏吸收为重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本模型观察到了牙槽骨缺损吸收存在的情况。在人牙周炎患者发病过程中,既表现为牙菌斑积聚,受到口腔不洁、牙石、创伤性牙合等外源性因素的作用,又要受到机体内分泌功能不良、代谢紊乱、免疫缺陷等内源性因素的作用下,二者的共同作用才引起发生牙周炎。包括本模型制作方法在内,目前牙周炎动物模型研究报道较多,由于这些模型的复制特点及选择的模型动物等方面的原因,在模拟类似人类牙周炎临床损害方面,它们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优缺点,研究者必须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来选择模型。此外,牙周炎动物模型的建立过程中实验动物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已知易感牙周炎的动物种属很多,包括大鼠、犬、地鼠、田鼠、猫、雪貂、羊、兔、小型猪和各种灵长类,其中犬、非人灵长类、大鼠应用牙周炎模型研究最多。非人灵长类除牙列大小差异外,其每一型牙的数目、存在前牙间隙,以及牙和牙周的解剖与人均极为相似,其自发性和实验性牙周炎的临床、组织、微生物以及免疫学特性和人也很相似,但由于其价格昂贵,来源较少,限制较多,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实验研究。而大鼠磨牙牙周组织的结构和组成与人的也极为相似,惟一的主要区别是其口腔内龈沟上皮为角化上皮,但细菌的代谢产物则可通过结合上皮侵入结缔组织中,且大鼠价格低廉,容易控制和操作。此外小型型猪具有与人类相似的乳牙和恒牙两副牙列,且价格相对较便宜,在牙周炎动物模型研究方面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