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科普园地

  • 肢体丧失或脊髓损伤等自发性损伤是人类无法修复的。然而,一些动物在受伤后具有非凡的再生能力,这种反应需要精确的细胞事件序列。现在,来自斯托斯医学研究所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一个关键的时间因素——特别是细胞对损伤积极反应的时间——与调节再生有关。该方法不仅揭示了再生的进化方面,而且为再生医学开发新的治疗策…
  • 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已经证明,肠道细菌的平衡可以影响小鼠垂体功能减退症的症状。他们还表明,阿司匹林能够改善患有这种疾病的小鼠的激素缺乏症状。
  • 新的研究表明,猪可能作为一种戊型肝炎病毒(HEV)毒株的传播媒介,这种毒株在大鼠中很常见,最近发现可以感染人类。
  • 许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感受:突然间就觉得自己老了。实际上,这种感受并非错觉,或许正是身体内部深刻变化的真实写照,医学数据与研究也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 研究显示,养猫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疾病风险增加有关,但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以确认这一关联。
  •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运动系统损伤修复研究中心主任谢辉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自组装纳米一氧化碳(Nano CO)制剂。通过直接杀伤细菌、清除炎症介质和激活细胞自我保护系统,该制剂能够缓解细胞因子风暴,有望应用于脓毒症及其他免疫炎症失调相关疾病的治疗中。相关论文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生物活性材料》上。
  • 非洲Mpox疫情未受控制,多个国家病例激增,死亡人数攀升。非洲CDC警告疫情仍在扩散。
  • 研究显示,狗与人类在眼神交流时大脑同步,体现了深层次的情感联系。
  • 果蝇利用视觉去寻找有趣的东西,但也能在飞行中保持稳定。生物学家发现,莫哈韦沙漠果蝇会盯着一个物体而忽略背景来保持平衡和稳定,而普通的城市果蝇会盯着背景,但会快速扫视物体。并非所有种类的果蝇都以同样的方式导航环境,这一发现扩大了科学家们可以学习的可能性。
  • 人类距离治愈艾滋病还有多远编码CCR5受体内的基因突变能阻止HIV(蓝色)进入免疫细胞。图片来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来那卡帕韦可能很快会作为预防药物上市。 图片来源:《自然》网站今年7月,科学家报告了全球第七位艾滋病“治愈者”。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1981年,全球第一例艾滋病患者在美国被发现…
首页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尾页 共3430篇文章/共343页
栏目搜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