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科普园地

  • 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领导的一个团队,在已知的蚊子“感觉能力清单”中又新增加了一项——红外辐射感知能力。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
  • 美国克利夫兰诊所勒纳研究所科学家报告称,在小鼠身上开展的测试结果显示,他们开发的通用流感候选疫苗引发了强烈的免疫反应,且能在动物接触病毒后保护其免受严重感染。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病毒学杂志》。
  • 记者22日从中国农业大学获悉,该校动物医学院沈建忠院士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胡付品研究员团队,揭示了碳青霉烯耐药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在单一宿主(包括患者和小鼠)尿道中进行适应性演化的现象,为理解该菌在宿主体内的生存策略提供了新视角,并为未来开发针对该类细菌感染的控制和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思路。相关成果日前…
  • 鸟类和哺乳动物之间存在显著生物学差异,这通常可防止禽流感从鸟类传播到其他物种。因此,要感染哺乳动物,禽流感病毒必须发生变异以克服两个主要障碍:进入细胞的能力和在细胞内复制的能力。要引起大流行,它还必须获得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能力。
  •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大量研究证实,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远离致癌物、接种疫苗、保持乐观心态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癌症风险。不过,网络上有关预防癌症的说法五花八门。
  • 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开展的一项新研究表明,逆转与老化相关的影响并恢复大脑的“衰老处理系统”是完全可能的。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衰老》杂志上。
  • 猴痘是继埃博拉病毒之后,第二种构成两次“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病毒。
  • 对于生活中时常被美食撩拨味蕾的“小馋猫”们来说,或许在未来,可以更加轻松地对美食诱惑说“不”,在运动场上“嗨”起来。
  • 据统计,目前中国有超过1000万人患有孤独症。由于孤独症的症状不太明显,因此诊断方式面临挑战,诊断速度与准确性亟待优化。
  • 据介绍,此次非洲的猴痘疫情始于刚果民主共和国,但最近已向邻国蔓延。当前疫情涉及的猴痘病毒是1b型变异病毒,其致死率高于之前流行的猴痘病毒。
首页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尾页 共3431篇文章/共344页
栏目搜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