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科普园地

  • 本研究构建埃及果蝠呼吸道和肠道类器官,发现其先天免疫效应分子组成型高表达,感染病毒后强烈诱导Ⅲ型干扰素应答并具自我放大机制,揭示蝙蝠黏膜抗病毒免疫特征及对人类抗病毒治疗的启示。
  • 无法产生重要氨基酸的基因编辑小鼠的体重会迅速减轻,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未来针对这种氨基酸的药物开发。5月21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 骨关节炎由什么原因引发?一般而言,人们会联想到关节老化、遗传、损伤、肥胖、过度运动等,通常归结为“机械磨损等局部因素”。
  • 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西班牙巴塞罗那基因组调控中心利用全新技术追踪了血液干细胞DNA上化学标签的变化,结果显示,从50岁开始,人体血细胞将由少数干细胞克隆主导生成,免疫系统逐渐失去弹性,易被疾病“突破防线”。
  • 结果表明,烟酰胺可加速轻度和中度 COVID-19 患者的身体功能康复,并调控 COVID-19 相关的肠道菌群变化。
  • 科学家发现了抗击急性胰腺炎的一个令人惊讶的盟友:维生素B12。
  • 近段时间,新冠病毒感染出现一个“小高峰”,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数据显示,5月初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病毒阳性样本占16.2%,与4月初7.5%的比例相比,呈现翻倍式增长。
  • 对语言至关重要的神经架构并非人类全新的发明,而是很可能从一个更古老的进化结构演变而来。不过,在黑猩猩中,这种连接比人类弱得多,可能因此无法实现复杂的人类语言。
  • 在动物世界里,很多哺乳动物都有橙色元素,像威风凛凛的老虎、毛茸茸的金毛寻回犬,还有聪明可爱的红毛猩猩。别忘了,还有铲屎官们钟爱的“大橘”。然而,一个困扰众多铲屎官和科学爱好者许久的谜团是:为啥橘猫能拥有那一身标志性的橙色毛呢?
  •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感染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猴痘病毒分为分支I型和分支Ⅱ型。传染源包括猴痘患者及感染的啮齿类动物、猴和猿等灵长类动物。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共3429篇文章/共343页
栏目搜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