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学术专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热点专题/学术专题
  • 新冠病毒能不能通过眼结膜传播?当地时间3月14日,生物科学预印本平台bioRxiv发表了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通过眼结膜途径传播的新研究“Rhesus macaques can be effectively infected with S 1 ARS-CoV-2 via ocular conjunctival route”。
  • 全球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病例数量持续增长,中国报告与基于在中国以外地区诊断出的病例的发病率统计估计之间的差距表明,大量病例未得到充分诊断。无症状比率的估计(无症状的携带者的百分比)将改善对COVID-19传播及其引起的疾病谱的了解,从而深入了解流行病的传播。尽管通常使用血清流行病学数据估算无症状比率,…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的传播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病,在几周内影响了100多个国家。必须作出全球反应,在全世界建立卫生系统。尽管中国的遏制措施使新病例减少了90%以上,但其他地方的情况并非如此,意大利受到的影响尤其严重。现在,人们严重关切意大利国家卫生系统有效应对SARS-CoV-2肺炎患者的需要的…
  • 温度、湿度、纬度,一些科研团队围绕新冠病毒传播的外部环境条件进行研究,并就疫情进展发出类似于“天气预报”的“警报”。而这对当前防疫乃至未来“预防”有何作用?
  • “在动物模型方面,我国已经成功构建新冠肺炎感染的小鼠、猴子等动物模型,为开展药物和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评价提供了基础条件。”不久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透露。
  • 自从2019年12月发现新冠肺炎以来,口罩已经在我们脸上遮盖了4个月的时间了。在家办公的那段时期,只有出门的时候需要戴口罩;可复工之后,每天戴口罩的时间长达8个小时,“戴口罩的烦恼”——压痕、痘痘、过敏、胸闷等等随之而来。
  • 居家人士请注意,12条权威科普问答来了!来源:健康中国
  • 自2月中旬以来,由冠状病毒引起的被称为COVID-19的疾病已经让全世界一团糟。世界卫生组织之所以选择这个新名字,是因为它更准确地描述了一种相当常见的冠状病毒的特定毒株引起的疾病。
  • 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近期谣言和流言仍集中于该领域。谣言主要集中于新冠肺炎的预防方法及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同时,众多谣言的产生是由于缺乏科学论证所致。以下是结合热点分析,梳理的站“疫”科普流言、谣言TOP10榜单。
  • 2020年3月14日,第四军医大学陈志南、朱平、边惠洁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题为“SARS-CoV-2 invades host cells via a novel route: CD147-spike protein”,揭示了新冠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新途径:CD147-刺突蛋白。
首页 上一页 76 77 78 79 80 下一页 尾页 共1309篇文章/共131页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