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7-07迄今最全斑马鱼基因图谱发布 有助更好地研究癌症等疾病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5日出版的《自然·遗传学》杂志上发布了迄今最全面的斑马鱼基因图谱。斑马鱼是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使用量第二大的动物模型,这一成果将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研究各种癌症、心脏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在研究中用斑马鱼模型取代哺乳动物模型。
-
2022-06-30斑马鱼仔鱼模型:研究组织中性粒细胞功能我们回顾了斑马鱼仔鱼中性粒细胞发育和功能的数据,以及斑马鱼为中性粒细胞生物学研究带来的进展。此外,我们讨论了使用斑马鱼仔鱼模型时要考虑的层面,以进一步增强我们对中性粒细胞在健康和疾病中的功能的理解。
-
2022-06-24中科院海洋所破译首个深海甲壳动物基因组近日,中科院海洋所李富花研究员课题组和李新正研究员课题组合作破译了国际上首个深海甲壳动物——深海水虱(Bathynomus jamesi)的基因组,并揭示了深海水虱体型巨大化和深海寡营养环境适应的独特分子遗传机制。
-
2022-06-14研究揭示全球海洋RNA病毒的多样性和生态足迹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Matthew B. Sullivan小组揭示全球海洋RNA病毒的多样性和生态足迹。这一研究成果于2022年6月9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
-
2022-06-06斑马鱼试验:了解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斑马鱼在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领域相对较新,尽管几十年来它们一直是发育生物学和神经科学中有价值的脊椎动物模型。透明斑马鱼仔鱼具有人类先天免疫系统的大部分成分,成年斑马鱼也产生适应性免疫系统的细胞。利用斑马鱼感染模型的最新发现包括病原体存活机制和微生物的宿主细胞感应。
-
2022-06-02黄鳝生殖干细胞分离和培养方面取得进展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孙玉华团队在黄鳝的卵巢、间性性腺和精巢中分离培养出生殖干细胞,发现GSCs存在于不同发育时期的黄鳝性腺中。
-
2022-05-30科学家首次揭示人类的中耳曾是鱼类用来呼吸的鳃近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盖志琨联合中、英、瑞(瑞典)三国科学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生态和演化前沿》发表了有关脊椎动物喷水孔起源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人类的中耳曾经是鱼类用来呼吸的鳃。
-
2022-05-26斑马鱼试验:IPPD诱导生长抑制及其机制使用斑马鱼胚胎(受精后2小时)暴露于0、0.0012、0.0120和0.1200 mg/L的浓度的IPPD 5天以研究其对胚胎发育、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GH/IGF)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的破坏的毒性效应。
-
2022-05-16科研人员解析斑鳖的全基因组序列:其与中华鳖亲缘关系密切中新网昆明5月12日电 (记者 胡远航)记者12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和长沙生态动物园合作,成功组装出了全球最濒危龟鳖类物种斑鳖的高质量参考基因组序列,并解析其适应性进化基础。
-
2022-05-16斑马鱼试验:过量硒会影响胚胎的神经发育和运动行为在这项研究中,用硒处理新受精的斑马鱼胚胎。0.5µM浓度的硒处理降低了斑马鱼胚胎的移动速度和距离,并减弱了触摸反应。TUNEL 测定和免疫荧光分析表明,硒可诱导神经系统损伤,包括促进细胞凋亡、增殖和神经炎症,并减少斑马鱼胚胎中的神经元。RNA-seq 和 RT-PCR 结果表明,硒处理显著降低了斑马鱼胚胎中多巴胺能神经元、运动神经元、GABA 能…
-
2022-05-11Nature Communications:揭示肺鱼类食壳性起源与快速演化近年来,化石发掘工作采获的两件杨氏鱼标本幸运地保存了舌弓、鳃弓及腭部结构,相关研究将为解答上述问题带来曙光。
-
2022-05-10刘龙奇/董志强/徐迅利用时空组学技术绘制斑马鱼胚胎发生的转录组图谱和发…脊椎动物胚胎发育是受到严格时空调控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细胞会受到转录因子,信号通路,细胞外基质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从而导致细胞在短时间发生基因表达和细胞状态的剧烈改变,并走向不同的命运,推动胚胎发育进程。
-
2022-05-06海水硬骨鱼类快慢肌差异的分子调控研究取得新进展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渔业资源分子生态学研究团队围绕硬骨鱼类快慢肌差异的分子调控机制开展了系列研究
-
慢性疾病和造血障碍与炎症小体的失调有关。我们小组最近报道了炎症小体在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分化中的相关性。然而,骨髓细胞炎症小体在造血调节中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利用斑马鱼模型的独特优势证明,对巨噬细胞炎性体的遗传抑制导致皮肤炎症仔鱼中巨噬细胞数量增加,而不影响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
-
2022-04-21斑马鱼试验:鼻内注入SARS-CoV-2刺突蛋白足以引起嗅觉损伤、炎症和嗅觉功…嗅觉丧失(嗅觉丧失)是 SARS-CoV-2 感染的普遍症状。 嗅觉丧失可能由非神经元细胞感染和鼻上皮损伤驱动的几种机制来解释,而不是嗅觉感觉神经元 (OSN) 的直接感染。我们发现病毒蛋白足以引起硬骨鱼嗅觉器官(OO)的神经免疫反应。我们假设SARS-CoV-2刺突蛋白足以引起嗅觉损伤和嗅觉功能障碍。
栏目搜索: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对不起,暂无资料。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