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动物模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研究进展/动物模型
  • 本研究综 述近年来相关造模方法,基于西医外科手术及化学因素建立肾纤维化病理模型,通过劳则气耗或饥则气损、内外湿 相引加之客邪影响理论以及化学药物因素等从病因、病理角度建立气虚湿瘀病证结合模型,并从宏观表征、实验室 指标、病理改变等角度制定气虚湿瘀型肾纤维化动物模型评价标准。
  • 赛业生物已建立肺癌、乳腺癌、肝癌等多种有效的CDX模型,成功移植的人源细胞系超200种,所用的受体为赛业自研C-NKG(重度免疫缺陷小鼠)、NOD-Scid、BALB/c nude(裸鼠)等免疫缺陷小鼠,接种部位一般为皮下、静动脉或原位。
  • 本文主要介绍了现有的雄性不育药物研发相关实验动物模型,并对各模型应用现 状进行了简要介绍,以期为雄性不育药物研发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 本文重点阐述CRC小鼠模 型,同时介绍大鼠、实验猪、斑马鱼等动物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CRC动物模型的选择和应用提供参考。
  • 优化乳胶灌注技术,并将该技术应用于小鼠头面部静脉血管模型制作。
  • 本文解读 了FDA现代化法案2.0的由来,介绍了细胞培养、类器官、器官芯片、生物3D打印模型和计算机模型这5种体外建 模方式在科研、生物化工和制药业中的最新应用及其各自的优缺点,同时概括了实验动物和疾病动物模型发展的新 趋势,并关注各种模型之间的交叉应用,旨在为我国今后的疾病动物模型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 肺癌是全球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种,主要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非小细胞肺癌约占85%。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增殖和扩增情况完全不同,治疗上的措施也是不同的。
  • 本期我们要关注的是一类由DNA重复序列导致的疾病。DNA重复序列在人类基因组中很是常见,尤其是基因及其调控区域内,且重复序列还可以通过转录和翻译等过程产生mRNA和蛋白质层面上的差异。这些重复组已被看做一种进化机制,但同时,它们也可能与人类的遗传性疾病和癌症相关[1]。
  • 探讨田基黄对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的干预作用效果。
  • 通过比较卵巢切除( ovariectomized,OVX)及老龄(Old)两种模型的心血管相关指标,明确模 拟雌激素缺乏的两种模型的相同点及不同点,为研究 G 蛋白偶联受体 30(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30,GPR30)的 心肌保护机制选取合适的动物模型提供依据。
  • 现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永清团队与合作者用基因编辑技术建立了全球首个孤独症家犬模型,并开发了可实时测量家犬瞳孔变化的眼动测量技术。相关研究近日以“姊妹篇”的形式在线发表于《分子精神病学》杂志。
  • 对盐酸川芎嗪与丹参配伍前后在急性心肌缺血(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AMI)模型大鼠体 内的组织分布差异进行探讨。
  • 建立小鼠股骨缺损模型并探索甲基丙烯酰化明胶(gelatin methacryloyl,GelMA)对缺损后骨再 生的影响。
  • 观察早期运动干预对帕金森病(Parkinson’ s disease,PD)模型大鼠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的影 响,探索早期运动改善 PD 模型大鼠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
  • 探讨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的建立要素及检测指标,为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的标准化提供参考。
首页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尾页 共1874篇文章/共125页
栏目搜索: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