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系列综述:刘光慧等全面概述人类和非人灵长类衰老标志物
衰老的特征是功能逐渐衰退以及患病风险增加,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负担。在灵长类动物中识别衰老生物标志物对于增进我们对人类衰老的理解以及为缓解年龄相关病理状况提供干预措施至关重要。然而,对于这些生物标志物的全面了解仍存在不足,这阻碍了基础研究向临床实践的转化。
衰老的特征在于生理形态和功能的逐渐丧失、患病概率的增加,最终导致死亡风险的上升。随着全球预期寿命的延长和人口老龄化加剧,对老龄化问题进行系统性概述对于制定促进健康老龄化和预防年龄相关疾病给医疗保健系统带来日益沉重负担的策略而言,变得愈发重要。
在灵长类动物研究领域,衰老问题尤为重要,因为人类与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在基因和生理特征方面具有共性。这些相似之处使得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成为探索衰老过程的无价之宝,并有可能弥合机制性见解与临床应用之间的差距。此外,在与人类相关的时长范围内观察衰老的长期影响的能力,增强了非人灵长类动物在衰老研究中的实用性。
在寿命较短的动物中,评估衰老的进展或终点以及长寿干预措施对寿命的影响是可行的;然而,这种方法在寿命较长的灵长类动物,尤其是人类身上可能并不实用。此外,寿命本身可能并非评估针对人类衰老或相关疾病的干预措施效果的最有效参数,因为许多治疗方法可能会显著延长健康寿命,而对最大寿命影响不大。因此,研究衰老生物标志物至关重要,这些标志物能够量化细胞或分子损伤以及生理功能衰退的累积情况,并作为生物年龄的指标。也就是说,这些生物标志物应当能够用于评估衰老过程、年龄相关疾病的发展以及干预措施的效果。近期的一些突破,例如发现了与生物年龄相关且能预测人类健康结局的特定 DNA 甲基化模式,以及对能够指示衰老的新表型或分子标志物的表征,都为这一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在人类和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细胞和组织中,这些进展都得到了体现,彰显了该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这些进步突显了灵长类动物衰老生物标志物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早期检测、干预以及治疗途径开发的基础方面所具有的潜力。
尽管取得了这些进展,但目前关于灵长类动物衰老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仍较为分散,缺乏一个能整合不同生物学组织层面数据的全面综合。然而,鉴于衰老的复杂性和异质性,用单一生物标志物来捕捉衰老的所有方面几乎是不现实的。这种知识上的空白阻碍了生物标志物在衰老研究和长寿医学中的潜力充分发挥。因此,对灵长类动物各种衰老生物标志物进行系统综述对于解决这些局限性以及促进对衰老更细致的理解至关重要。
该综述旨在整合人类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在细胞、组织和器官层面的现有衰老生物标志物数据。讨论了衰老生物标志物的多维性质及其在细胞衰老、组织退化和全身衰老中的作用。此外,预计这种灵长类动物衰老生物标志物的统一框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衰老过程,还将为开发对抗与年龄相关疾病的有效干预措施以及促进健康老龄化奠定基础。
灵长类动物衰老生物标志物概述
灵长类动物细胞层面衰老的代表性生物标志物
细胞、组织和器官层面衰老生物标志物的层级交叉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