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8-17研究发现生物钟影响人体对病毒抵抗力英国剑桥大学8月15日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人体在一天中不同时段对病毒感染的抵抗力会出现较大变化,这主要是因为人的生物钟会影响病毒复制以及扩散的能力。
-
2016-08-17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或有望治疗血液疾病刊登于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就可以帮助治疗镰刀形细胞病以及β地中海贫血症,该研究为后期通过基因组编辑技术来开发治疗常见血液障碍的新型疗法提供了一定帮助。
-
2016-08-15昆明动物所在精神疾病遗传学研究中取得进展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明的实验室对目前已发表过的Val66Met突变与两种精神疾病(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的遗传学分析结果进行汇总、整理并重新分析,研究结果发现:Val66Met突变在欧洲人群与双相情感障碍显著相关,而在亚洲人群与双相情感障碍或抑郁症均不相关。
-
2016-08-15利用改进的CRISPR/Cas9技术直接改变细胞身份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经过基因修饰的CRISPR/Cas9---一种新的革命性的基因编辑技术---将从小鼠结缔组织中分离出的成纤维细胞直接转化为神经元。
-
2016-08-12新技术在对抗乙型肝炎战斗中的应用正在被箭头制药公司所运用的这项沉默技术由Mirusbio公司发明,Mirusbio衍生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Jon Wolff的儿科实验室。而这项由威斯康星校友研究基金会授权的技术被证明是一项有效的应用技术。
-
2016-08-12华人女学者在大鼠实验中用CRISPR技术改善遗传性失明根据美国Cedars-Sinai医学中心的一项研究首次证明,一种新技术——可通过去除遗传缺陷治疗遗传性疾病,可阻止患有一种遗传性失明的大鼠的视网膜变性。
-
2016-08-09发现:硒化合物可让癌细胞放弃抵抗一旦癌细胞出现耐药性,任凭药物再“强横”也无计可施。所以,科学家们一边研究针对癌细胞的靶向药物,一边寻找癌细胞产生耐药性的原因,并试图阻止癌细胞这种自己保护的机制。
-
2016-08-08神秘萎缩脑细胞或同阿尔茨海默氏症相关“我们尚不清楚它们是起因还是结果。”来自加拿大魁北克拉瓦尔大学的Marie-ève Tremblay表示。日前她在蒙大纳举行的转化神经免疫学会议上展示了这一发现。
-
2016-08-08美国3种寨卡疫苗在猴子实验中取得预期效果美国《科学》杂志5日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成果显示,美国研制的3种新型寨卡疫苗能够有效保护恒河猴免受寨卡病毒感染,且没有不良反应,这为接下来开展人体临床试验铺平了道路。
-
2016-08-05兹卡疫苗能为恒河猴提供完全的保护新的研究报告,对3种兹卡疫苗的分析显示,它们能有效地保护恒河猴免于兹卡病毒感染。尽管类似的方法和疫苗已经在小鼠中得到测试,但猴子是更好的动物模型,因它能确定疫苗在人体内会有什么效果。
-
2016-08-03曹雪涛院士权威期刊发布癌症研究新成果来自第二军医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证实,肿瘤衍生的CXCL1通过招募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促进了肺癌生长。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近期的Journal of Immunology Research杂志上。
-
2016-08-03神秘萎缩脑细胞或同阿尔茨海默氏症相关科学家首次在人类大脑中发现神秘的萎缩细胞,并且证实其似乎同阿尔茨海默氏症存在关联。
-
2016-08-01渐冻症基因研究获突破 冰桶挑战捐款功不可没据外媒28日报道,研究人员指出,两年前掀起一波热潮的冰桶挑战,募得数亿美元捐款,已帮助发现导致神经退化疾病ALS的一个新基因。
-
2016-07-29从沙门氏菌获得灵感,攻克癌症耐药难题在一项沙门氏菌试验中获得的惊人研究结果促成了一个研究发现,有可能使得传统化疗更容易治愈耐药癌细胞。麻省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发现,沙门氏菌蛋白SipA可自然减少存在于许多不同类型癌细胞中的一种众所周知的耐药分子。通过传送附着这一蛋白的微型金纳米颗粒,研究人员可以大大提高肿瘤对一些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并缩小了小鼠体内的结肠癌和…
-
2016-07-28猫屎可攻击癌症,效果让人震惊科学家找到了一种具有前景的卵巢癌攻击策略,它就是猫屎。猫的排泄物中含有一种名为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简称T.gondii)的寄生虫,其分泌的特定蛋白可以破坏卵巢肿瘤,相关研究结果于近日发表在《PLOS GENETICS》上,或为癌症疫苗的研究打开了大门。
栏目搜索: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对不起,暂无资料。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