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信息发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基于慢性心肌缺血小鼠模型探究心电图T波低平的电生理机制

2024年08月12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24年第6期 作者:王兆博 潘熠 林谦 钟菊迎 责任编辑:lascn
摘要:建立通过稳定的冠心病慢性心肌缺血小鼠模型,初步阐述缺血状态下 T 波低平的电生理原 理。

目的 建立通过稳定的冠心病慢性心肌缺血小鼠模型,初步阐述缺血状态下 T 波低平的电生理原 理。

方法 将 APOE - / -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降脂药(lipid-lowering drug,LLD)组,高脂饮食喂养 3 个月,同时设立 C57BL/ 6J 小鼠作为空白组。 检测造模前后小鼠心电图变化,通过核素 PET/ CT 扫描评估心脏血流灌注情况,使用 主动脉苏木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和油红染色评估斑块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AS)病理。 同时, 分离小鼠心肌细胞并记录心肌细胞动作电位。

结果 高脂喂养 3 个月后模型组小鼠的胆固醇(cholesterol,CHO)和 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C)显著升高,同时主动脉出现脂质斑块。 LLD 组病变减少,空白组无斑 块。 心肌核素扫描显示模型组小鼠的心肌血流灌注显著低于 LLD 组和空白组。 小鼠心电图显示模型组和 LLD 组 的 T/ QRS 显著降低,空白组无明显改变。 记录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发现,缺血的内层心肌细胞复极速率增加,内外 电位差减小是 T 波低平的主要电生理机制。

结论 APOE - / -小鼠可用于慢性心肌缺血小鼠模型,缺血状态下内层 心肌复极速率的增加可能是心电图中 T 波降低的主要原因。

阅读原文:基于慢性心肌缺血小鼠模型探究心电图T波低平的电生理机制.pdf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