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信息发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低氧敏感和低氧耐受型Wistar大鼠筛选及其G1代的低氧敏感性初探

2024年09月11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24年第4期 作者:肖攀 王红义 陆璐 张梅 陈克明 申栋帅 牛廷献 责任编辑:lascn
摘要:将G0代普通型Wistar大鼠筛选并传代,分别得到低氧敏感型和低氧耐受型G1代大鼠,初步探讨G1代大鼠和普通型大鼠的低氧敏感性差异。

目的 将G0代普通型Wistar大鼠筛选并传代,分别得到低氧敏感型和低氧耐受型G1代大鼠,初步探讨G1代大鼠和普通型大鼠的低氧敏感性差异。

方法 取200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作为G0代,置于氧浓度控制系统中,记录G0代大鼠在3%氧气体积分数下从放入至濒死的时间(即耐低氧时间)。挑选耐低氧时间最短的30只大鼠(雌雄各半)进行交配传代,得到G1代低氧敏感型大鼠;挑选耐低氧时间最长的30只大鼠(雌雄各半)进行交配传代,得到G1代低氧耐受型大鼠。另取24只普通型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空白对照组大鼠置于常氧环境,模型对照组大鼠、G1代低氧敏感型大鼠(即G1敏感组)和G1代低氧耐受型大鼠(即G1耐受组)一同置入低压低氧实验舱(模拟海拔5 000 m环境),12 h后检测或观察血气、血常规、血生化、病理切片和低氧相关基因等指标,比较4组动物的低氧敏感性差异。

结果 与G0代普通型大鼠相比,G1代耐受型大鼠的耐低氧时间显著延长(P<0.01)。相比于模型对照组,G1耐受组大鼠的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atO2)显著升高(P<0.05);G1敏感组大鼠的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NEUT)、血红蛋白浓度(hemoglobin,HGB)、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和肌酐(creatinine,Cr)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实际碳酸氢盐(actual bicarbonate,AB)含量显著降低(P<0.05),脑系数和肺系数显著升高(P<0.05)。此外,病理切片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G1敏感组和G1耐受组大鼠的脑组织和肺组织均受到明显损伤,且3组大鼠脑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基因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相比普通型大鼠,G1代低氧敏感型/耐受型大鼠表现出良好的低氧敏感/耐受性状趋势,但仍需通过不断近交筛选传代来纯化并稳固性状。

阅读原文:低氧敏感和低氧耐受型Wistar大鼠筛选及其G1代的低氧敏感性初探.pdf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