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信息发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构建兔软骨脱落细胞三维支架及与干细胞相容性评价的实验研究

2024年10月16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24年第8期 作者:徐菊菊 谢燕燕 郭志义 马雨凯 王霖虹 杨美荣 邓昭玲 华宝来 闫振宇 责任编辑:lascn
摘要:制备不同浓度的兔软骨脱落细胞支架,并评估其理化性能和干细胞的相容性,为软骨修复提 供实验依据。

目的 制备不同浓度的兔软骨脱落细胞支架,并评估其理化性能和干细胞的相容性,为软骨修复提 供实验依据。

方法 Percoll 密度分离法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并进 行流式细胞学鉴定和成骨、成软骨分化能力检测。 从兔膝、股关节中切取软骨片,进行物理粉碎、反复冻融以及各 种酶混合消化脱细胞。 为比较并观察不同浓度脱细胞支架的理化性能差异,设计 3 组支架,浓度分别为 100%(A 组)、50%(B 组)、30%(C 组),每组 3 只。 将第 3 代 PKH26 示踪的 BMSCs 接种于最适浓度支架上培养 1 周,观察细 胞生长情况。

结果 流式技术检测 BMSCs 表面抗原,CD44、CD90 呈阳性表达,CD45 阴性表达;成骨诱导茜素红染 色可见红色钙结节;软骨诱导阿利新蓝染色见软骨结节呈蓝色;3 组支架经苏木素-伊红(HE)、甲苯胺蓝染色后未 观察到明显细胞形态。 样本脱细胞后的 DNA 浓度与未脱支架的指标均值差异具有显著性(P < 0. 05)。 糖胺聚糖 含量较正常值稍偏低。 3 组支架两两比较孔径、吸水膨胀率、孔隙率、支架断裂强度、杨氏模量差异具有显著性(P < 0. 05);干细胞与支架共培养后细胞附着良好。

结论 Percoll 密度分离法可获取高纯度的兔 BMSCs;应用混合脱 细胞方法脱细胞较彻底。 B 组支架可作为构建组织工程软骨修复的最适方案。 体外培养的 BMSCs 在 B 组支架生 长良好。

阅读原文:构建兔软骨脱落细胞三维支架及与干细胞相容性评价的实验研究.pdf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