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模型制备

自身免疫性睾丸炎模型

2024年12月11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常用医药研究动物模型》 作者:主编 苗明三 朱飞鹏 责任编辑:yjcadmin

1.造模材料  动物:(4个月龄)雄性豚鼠,体重300~330g;药物:弗氏佐剂。

2.造模方法  取雄性豚鼠3只,断颈处死后取睾丸和附睾,剪碎,匀浆,辅以弗氏佐剂,在造模组豚鼠脊柱两侧分4点皮下注射。两组动物均于45天后断颈处死取材观察。对照组大鼠未加任何处理。

3.造模原理  采用免疫方法建立的自身免疫性睾丸炎(EAO)模型。

4.造模后的变化  EAO严重损伤精子顶体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造模组精子顶体蛋白酶阳性反应率下降、反应区直径缩小,透明质酸酶活性明显下降,LDH-C4和LDH总活性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EAO造成附睾尾精子数量、活动率和活动力各项指标显著下降。造模组睾丸附睾重量较对照组显著减轻。

组织形态学变化:光镜下,对照组呈正常的组织结构,精曲小管内可见各级生精细胞及支持细胞,排列规则,管腔面有很多精子,并可见精子嵌入精子细胞间,精曲小管基膜及间质也无明显异常。造模组表现为混合性损伤:生精阻滞。生精细胞发生阻滞于精原细胞、精母细胞阶段。生精细胞退行性病变。生精细胞脱落,排列紊乱,精曲小管管腔中有大量成团的未成熟的生精细胞,充塞于腔面。唯支持细胞综合征。精曲小管生精细胞完全缺失,生精上皮仅由支持细胞组成。精曲小管管腔较对照组缩小,腔面内见脱落变性生精细胞的残留。

对照组睾丸电镜表现为正常结构,精原细胞、精母细胞和各级精子细胞结构完整,精曲小管管腔见精子形成。造模组可见各级生精细胞形态改变,各级生精细胞间和胞质内见大量空泡,胞质中细胞器结构模糊不清,线粒体肿胀,细胞核异常,核内出现空泡,核质疏松,核膜模糊而不完整。精曲小管基膜增厚,伴空泡。精母细胞有核膜破裂、染色体分解现象。精子细胞顶体生成异常,顶体与细胞核之间出现增宽的透明间隙,顶体外出现不规则缺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