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模型制备

肾上腺切除模型

2025年01月13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常用医药研究动物模型》 作者:主编 苗明三 朱飞鹏 责任编辑:yjcadmin

1.造模材料  动物:Wistar雌性大鼠,体重(194.1±1.61)g;药物:乙醚,葡萄糖生理盐水。

2.造模方法  实验组于乙醚麻醉下行双侧肾上腺切除,术后饲养于用刨花作垫料的塑料鼠盒中,保持室温为21~25℃,以葡萄糖生理盐水代饮水。对照组除不切除肾上腺外,其他手术过程同实验组,术后正常饲养。

3.造模原理  肾上腺皮、髓质功能减退。

4.造模后的变化  一般变化:肾上腺切除动物死亡率增加,活动减少,颤抖,舌暗,体温轻度降低,血糖降低,肝糖原减少,白细胞减少等。

病理变化:肾上腺切除动物舌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营养及代谢降低,见网状钉突变钝,固有层乳头密度减少;营养及代谢降低导致基底层细胞增殖功能减弱,棘细胞层和角质层合成、降解、推移等功能异常,软角质相对于硬角质代谢较快,其发育不良和菌状乳头减少反映上皮代谢率降低。黏膜上皮层厚度增加,扫描电镜显示丝状乳头有幼稚化特征。舌腺浆液腺也显示退化趋势。舌肌肥大细胞短径增加及脱颗粒符合肾上腺功能减退病理。

肾上腺切除动物胃黏膜病理形态改变主要表现为黏膜上皮细胞普遍核空泡变,黏膜层次不清。主细胞受损较为明显,见细胞质嗜碱性减弱,胃体腺腺底(以主细胞为主)相对厚度减少,腺腔扩大。黏膜萎缩处于开始阶段。黏膜固有层厚度,胃小凹相对长度无变化。黏膜纤维组织增生也不明显,黏膜肌增生层厚度,固有膜纤维组织增生和主要见于毛细血管的ALP无明显变化。但胃体腺腺底相对厚度、微囊状腺频度增加,中性黏液层相对厚度有减少。酸性黏液层相对厚度(与细胞增殖相关)的减少和幽门核分裂相频度的增加似反映胃体黏膜有胃窦化趋势。黏膜的层次不清和扫描电镜表现反映黏膜内在结构已有改变,表面细胞连接紧密可能说明细胞幼稚化。黏膜的上述改变未见炎症反应的参与,脾脏、胸腺等免疫器官指数也无变化。黏膜下层肥大细胞密度增加及脱颗粒符合肾上腺功能减退病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