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发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日本脑炎病毒逃逸I型干扰素机制在小鼠感染模型创制中的应用进展
2025年04月17日
来源: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25年第2期
作者:周轶凡 张彩勤 李秉润 包娇娇 张延英 师长宏
责任编辑:lascn
摘要:本文在阐述 JEV 的干扰素 (interferon,IFN)免疫逃逸机制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相应的小鼠感染模型,分析该类小鼠模型的特点、人类症 状的模拟程度等,基于此可能发现新的研究靶点,进而开发新的 JEV 感染小鼠模型,为 JEV 研究提供理想的 动物模型。
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感染人体后首先会逃避先天免疫的Ⅰ型干扰素 (Ⅰ⁃interferon,Ⅰ⁃IFN)的抑制作用,进而感染其他细胞和组织,引起痉挛、神经退行性病变和神经性炎症等系 列严重症状甚至死亡。 JEV 主要通过抑制 IFN⁃α/ β 产生和干扰素的 Janus 激酶( Janus kinase,Jak)⁃信号转导 和转录激活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信号通路来逃逸先天免疫,基于 JEV 的免疫 逃逸机制构建了多种小鼠感染模型,用于研究 JEV 感染的致病机制和治疗方案。
本文在阐述 JEV 的干扰素 (interferon,IFN)免疫逃逸机制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相应的小鼠感染模型,分析该类小鼠模型的特点、人类症 状的模拟程度等,基于此可能发现新的研究靶点,进而开发新的 JEV 感染小鼠模型,为 JEV 研究提供理想的 动物模型。
上一篇:模式生物斑马鱼作为抑郁模型的研究进展[ 04-02 ]
下一篇:阿尔茨海默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04-11 ]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对不起,暂无资料。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