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模型制备

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2025年05月29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常用医药研究动物模型》 作者:主编 苗明三 朱飞鹏 责任编辑:yjcadmin

1.造模材料  动物:选用4~6周,体重18~22g的雌性NIH鼠。

2.造模方法  HSV-1角膜接种的程序:实验组和对照组接受病毒接种。用10%水合氯醛腹腔内注射将鼠麻醉后,置于显微镜下;用25号无菌手术刀片交叉划伤右眼角膜上皮层;将5μl含有1×10的6次方PFU病毒的MEM点于右眼角膜表面;同时向鼠的腹腔内注射人的抗HSV-1血清1ml,使病毒潜伏于三叉神经节或角膜内而角膜恢复透明,限制病毒感染外周组织使鼠能够100%存活。对照组鼠只接种5μl不含HSV-1的MEM。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隔离喂养。

3.造模原理  诱发实验动物模型HSK复发的因素很多,如机械因素、化学因素、电刺激因素、电离子导入法等。这里采用的是紫外线照射法。因为用紫外线照射诱导HSK复发是模拟人的环境因素,因而对研究人类HSK复发的原因具有启发作用。

4.造模后一般变化  接种病毒眼全部于接种后的一周内出现急性上皮型角膜病变,表现为点状、树枝状、地图状角膜炎,其中82.5%接种眼呈典型的树枝状角膜炎。未经任何治疗,角膜病变于2周内消失,角膜恢复光滑透明。

5.造模后一般变化  各组鼠接种病毒后不同时间的细胞病理学改变(cell pathological effects, CPE)阳性率分别为:实验组2天为62.5%,3天为100.0%,4天为95.0%,5天为75.0%,6天为22.5%,7天为7.5%,8天为0.0%,9天为0.0%,10天为0.0%;对照组2天为60.0%,3天为100.00%,4天为100.0%,5天为70.0%,6天为20.0%,7天为0.0%,8天为0.0%,9天为0.0%,10天为0.0%。

6.造模后病理变化  角膜上皮层完整,基质层高度水肿、增厚,胶原纤维排列紊乱,纤维细胞和小血管增生明显,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一些中性粒细胞浸润,此炎症反应以深基质层处最重。复发性HSK中盘状角膜内皮炎的角膜切片:见角膜上皮层完整,基质层轻度水肿、增厚,胶原纤维排列稍紊乱,靠近内皮层的深基质层内可见明显的原纤维细胞、纤维细胞增生,并可见淋巴细胞浸润,内皮层完整。

7.注意事项  病毒HSV-1毒株应为标准株;动物接种后,与对照动物严格隔离饲养。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