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那霉素应用法致肾功能损害肾虚证模型(肾气虚)
1.造模材料 动物:白色雄性豚鼠,耳廓反射正常者,体重400~500g;药物:卡那霉素KA。
2.造模方法 卡那霉素对豚鼠腹腔注射,剂量为250mg/kg,每日分2次注射给药,给药期14天。模型组与预防组豚鼠均皮下注射卡那霉素剂量为每天300mg/kg,连续注射10天。
3.造模原理 大剂量卡那霉素在动物体内大部分以原形从尿中出,小部分被近端小管重吸收,导致药物在肾皮质蓄积。卡那霉素抑制肾皮质细胞溶酶体内的磷脂酶A和C,导致磷脂、磷脂酰肌醇在溶酶体内蓄积,溶酶体由于磷脂的沉积,最后破裂而致细胞损伤。
4.造模后一般变化 实验动物全身状态较差,毛疏稀松,畏寒,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体重进行性下降,耳廓反射PR阈值升高。对照组动物在实验期间反应灵敏,体毛有光泽,食量及体重逐渐增加;KM组动物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出现反应迟钝,体毛竖起,缺乏光泽,进食量减少,体重不增甚至下降。
5.造模后生化变化
(1)对垂体、肾上腺、胸腺重量影响:正常组胸腺(mg)、胸腺指数(mg/g)、垂体(mg)、肾上腺(mg)分别为358.0±119.0、5.70±1.94、29.0±5.015、6.6±30.5。模型组分别为7128.9±79.4、2.43±1.22、25.7±6.7、156.1±27.1。实验第100天,豚鼠处死后,取下垂体、肾上腺、胸腺,采用万分之一电子秤分别称重,结果:模型组胸腺指数和胸腺重量均较正常组显著减车鸯垂体重量较正常组有降低趋势,说明造模成功。
(2)对内分泌激素水平影响:正常组皮质醇(ng/ml)、睾酮(ng/dl)、T4(ng/ml)分别为103.1±34.0、263.1±218.5、28.2±6.8。模型组分别为7237.5±66.4、155.0±99.4、6.1±5.4。结果表明,100天时模型组皮质醇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增高,睾酮、甲状腺素(T4)含量较正常组显著降低。
6.造模后病理变化
(1)听毛的变化:部分听毛细胞变形、肿胀,柱细胞头板缺损严重,外毛细胞质下内质网池明显扩张,出现多层膜囊分离,表皮板下溶酶体增多,线粒体部分肿胀,嵴断裂,基质密度降低,板层小体增多,传出神经末梢突触囊泡减少。血管纹状缘细胞内部线粒体肿胀变性,粗面内质网减少。
(2)对肾脏、肾上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的影响:模型组肾脏组织病理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均见到近端肾小管细胞严重水样变、浊肿、胞浆疏松、空泡变性,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近端肾小管出现较多的蛋白管型。
7.注意事项 每次注射前药物要重新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