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信息发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慢性脑缺血气虚血瘀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2025年09月17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25年第8期 作者:刘倬秀 郝阳晶 付豪 李钦青 张建军 楚世峰 张钊 曹卓青 贺文彬 责任编辑:lascn
摘要:建立一种慢性脑缺血气虚血瘀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并对其评价。

目的 建立一种慢性脑缺血气虚血瘀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并对其评价。

方法 30 只雄性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VO)组与睡眠剥夺联合双侧颈总动脉结扎(SD + 2-VO)组,每组 10 只;采用力竭游泳和舌色采集评价动物气虚血瘀证体征,采用巴恩斯迷宫检测动物认知能 力,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比较动物脑血流量,苏木素-伊红(HE)和髓鞘(LFB)染色分别观察海马及白质病理学 变化,透射电镜(TEM)观察海马 CA1 区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变,Western Blot 检测 NeuN、VEGFA 蛋白表达,免疫 荧光(IF)检测 CD31 荧光强度。

结果 与 sham 组相比,2-VO 组大鼠表现出脑血流量降低,但并不能完全模拟 气虚血瘀的临床表现。 与 2-VO 组相比,SD + 2-VO 组大鼠表现出活动量减少,脑血流显著下降,游泳时间显 著缩短,舌色黯淡的特点;巴恩斯迷宫显示,SD + 2-VO 组动物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HE 染色、TEM 和 LFB 染色显示,SD + 2-VO 组神经元及脑白质损伤显著,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2-VO 组和 SD + 2-VO 组 NeuN 表达 下降,VEGFA 表达升高,IF 结果显示 2-VO 组和 SD + 2-VO 组 CD31 表达水平升高。

结论 睡眠剥夺结合双 侧颈总动脉结扎手术能够建立慢性脑缺血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与 2-VO 组相比,气虚血瘀体征更显著,更符 合临床慢性脑缺血气虚血瘀证的表现,为慢性脑缺血中医药研究提供了动物模型基础。

阅读原文:慢性脑缺血气虚血瘀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pdf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