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港澳实验动物共享服务与技术创新联盟专题平台
-
相对于过去常用的肿瘤细胞接种和免疫缺陷小鼠模型,基因修饰小鼠(GEM)模型是建立在天然完整免疫条件下的原发(de novo)肿瘤,因此,作为肿瘤学研究的工具, GEM模型更能模拟人肿瘤的组织病理学和分子学特征,表现…
-
近年,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动物实验中心周永华博士带领研究团队开展了大量的实验雪貂的研究,包括雪貂生理生化特征、雪貂的种群净化、寄生虫和微生物的质量控制以及雪貂疾病动物模型方面的应用研究等,已取得…
-
近年来,CRISPR这项基因编辑技术在短短几年内成为生物学领域的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并迅速应用于各大实验室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发表了大量学术文章和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在本专题中,赛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级科学…
-
埃博拉(Ebola virus)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
-
《树鼩饲养繁殖种群建立及其在HCV动物模型中的应用》获得2012年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树鼩实验动物化种群建立及应用>>获2014年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
小鼠手术疾病模型系列课程
-
肠道微生物:你必须了解的国自然研究热点
-
2020-05-06托珠单抗治疗新冠肺炎研究成果登上《美国科学院院报》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徐晓玲教授与中国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魏海明教授团队合作研究发现,托珠单抗能改善重症COVID-19患者的临床症状,是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有效方法。该研究成果于日前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
-
2020-05-06钟南山连线留学生,给出9个最新判断!据世卫组织最新数据,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超340万例。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我国140多万海外留学生应如何做好自我防护?如何将疫情对学业的影响降至最低?5月4日晚,外交部和国家卫健委联合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为美国、俄罗斯等疫情高发地区的留学生答疑解惑。连线一个多小时,信息量很大!
-
2020-04-30Science重磅消息:美国临床试验证明瑞德西韦治疗COVID-19有效!根据目前为止关于瑞德西韦最大和最严格的临床试验,该药物--也是世界上对抗COVID-19的最大希望之一--可以缩短病人从感染中恢复的时间。
-
2020-04-30关于SAS-CoV-2的传染性和病毒载量,我们都知道些什么?随着COVID-19大流行的蔓延,人们需要了解导致COVID-19的SARS-CoV-2病毒的基本事实,以便做出明智的卫生保健和公共政策决定,这一点已经变得越来越清楚。最近,两个基本的病毒学概念引起了广泛的关注--SARS-CoV-2的"感染剂量"和"病毒载量"。
-
在冠状病毒流行和社会隔离的压力和混乱中,对于老年患者而言似乎一切都暂停了,诊所推迟了常规的就诊时间,病人会担心去药房和杂货店的问题,甚至有传闻说,患胸痛等严重问题的人会避免去急诊室。
-
2020-04-30什么是免疫缺陷?为什么会增加感染冠状病毒的风险?免疫缺陷是一个广泛的术语,反映了一个人的免疫系统不像它本应该的那样强大和平衡。
-
2020-04-30生来“自带”新冠病毒抗体,能否为宝宝筑起健康屏障4月8日,内蒙古唯一一位感染新冠肺炎孕妇治愈近两个月后,顺利生下一名女婴。母女二人经过两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婴儿出生后,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在该婴儿的血液中检测到了新冠病毒IgG抗体。
-
2020-04-29不是穿山甲?新研究称树鼩、雪貂或是新冠病毒潜在中间宿主关于新冠病毒是如何从蝙蝠传播到人类的,学术界众说纷纭。穿山甲、蚊虫甚至龟类都曾相继“背锅”。如今,科学家又提出了一种新的假设。
-
2020-04-29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来自康复患者血浆的病毒“克星”—新冠肺炎生物药物研…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新冠肺炎药物研发、疫苗研制等科研攻关进展情况引发各界关注,其中,血浆疗法和特异性人免疫球蛋白再次被“划重点”。
-
2020-04-29最易被新冠病毒攻击的3种细胞发现一个国际科研团队23日在《细胞》杂志刊文指出,他们在人体肺部、鼻腔和肠道中,发现了最有可能被新冠病毒攻击的三种细胞类型,还发现冠状病毒可能利用宿主细胞的天然防御能力,劫持一些蛋白供自己使用。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对不起,暂无资料。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