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学术专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热点专题/学术专题
  • 研究指出,新发现的证据印证了之前的观点,即仔细保持卫生清洁、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聚集,可以降低空气传播病毒暴露的风险。
  • 自2019年12月上旬以来,在中国武汉发现了许多与未知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的肺炎病例,并且在3个月内在中国其他地区和其他国家也发现了许多其他病例。根据最近对SARS-CoV-2的研究,该病毒主要感染呼吸系统,但可能对其他系统造成损害。在本文中,我们将系统地回顾SARS-CoV-2的致病性特征,传播途径和感染机制,以及对消化系统…
  • 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下称“北京生物”)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件。
  • 新闻网讯(通讯员朱莹)4月27日,Nature(《自然》)在线发表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蓝柯教授领衔的抗疫科技攻关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为“Aerodynamic Analysis of SARS-CoV-2 in two Wuhan Hospitals”(《武汉两所医院的新冠病毒气溶胶动力学分析》),并作为亮点论文(Featured article)进行推荐。
  • 近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上线“核酸和抗体检测结果查询”服务,并将核酸和抗体检测结果信息纳入“防疫健康信息码”服务,帮助群众更便捷地查询检测结果,助力常态化疫情防控。
  • 当地时间4月24日,英国维康桑格研究所Waradon Sungnak领导的团队,在著名期刊《自然·医学》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研究团队认为,鼻子里面的两种细胞或是新冠病毒的初次感染场所,而且这两类细胞很有可能是新冠病毒实现高效人传人的病毒存储库。
  • 这两名患者均处于妊娠中期,血清中SARS-CoV-2总抗体呈阳性,而咽拭子SARS-CoV-2 RNA呈阴性。
  •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 常见呼吸道病毒一般是秋冬季节活跃,夏季相对沉寂。2003年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疫情也是天气转暖后退去。随着居住着地球上约90%人口的北半球进入夏季,最早于2019年冬季报告的新冠病毒传播是否会因气温升高而得到遏制?
  •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表示,疫苗是解决新冠肺炎的根本。然而,人们在期待疫苗及药物早日出现的同时,新冠病毒也可能正在发生变异,以适应不同人群的免疫系统抵抗力。新冠病毒变异是否会影响疫苗及药物研发的速度?冠状病毒变异规律是什么样的?为此,《中国科学报》近日专访了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蓝柯。
  • 桑福德伯纳姆大学医学发现学院、香港大学、斯克里普斯研究中心、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伊坎西奈山医学院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学家们发现了30种现有的药物,可以阻止SARS-CoV-2病毒的复制。
首页 上一页 57 58 59 60 61 下一页 尾页 共1309篇文章/共131页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