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水生动物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研究进展/水生动物
  • 国家卫生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专家在2014年第六期《中国实验动物学报》上发表了题为 《斑马鱼的质量标准化》的综述论文。文章综述了斑马鱼的研究历史,生物学特性以及质量标准化的研究现状,并对斑马鱼作为实验动物在标准化研究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做了探讨,以期为斑马鱼实验动物资源标准化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 历经50年3代人努力,由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生物所研究员费梁牵头的“中国两栖动物系统学研究”项目团队首次完成了国家级两栖动物物种编目,被称为中国两栖动物资源最完善的“国情报告”。
  • 对斑马鱼的一项研究提示,胎儿期暴露在双酚A(BPA)或者某些无双酚A(BPA)产品使用的一种相关化学物质中,可能对大脑发育和行为产生可测量的效应。越来越多的文献把胎儿期双酚A(BPA)暴露与童年期的诸如攻击性和多动等行为问题联系在一起,双酚A(BPA)是一种见于许多家用产品的内分泌干扰物。
  • 近日获悉,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秦启伟研究团队与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宏达合作,首次将单病毒粒子示踪技术应用于水生经济动物大分子DNA病毒研究,从时间、空间尺度多层次揭示了石斑鱼虹彩病毒侵染宿主活细胞的机制,有助于深入理解SGIV的致病机理和提供理想的病毒-细胞模型,相关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Virology上。
  • 拟对虾属Parapenaeus属于甲壳动物十足目对虾科,是重要的经济种类。目前全世界已记录拟对虾属19种,是对虾科中较大的属,但拟对虾属包括的种下阶元最多。80%的对虾类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浅海区,而拟对虾属主要生活在外陆架和陆坡深水区。
  • 2014年12月28日,苏州大学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王晗课题组,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发表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利用TALEN技术,成功制备了两种斑马鱼per2无效突变体,阐明了Per2在斑马鱼生物钟中的基本功能,并为PER2在脊椎动物昼夜节律系统中的积极作用,提供了关键的证据。
  • 在这篇新文章中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测序和装配了成年雄性中国白氏文昌鱼(B.belcheri)的二倍体基因组。并生成了反映不同发育阶段、组织和免疫反应和14个转录组。此外,他们还对另外5种文昌鱼进行了全基因组重测序及亚硫酸盐测序。结合这些新的数据与佛罗里达文昌鱼基因组草图,重新评估了文昌鱼和主要脊索动物谱系间不同遗传事件的进化速度。
  • 2014 年10 月24 日,国家实验动物专家委员会委员吴淑勤研究员、中国实验动物学会水生动物专委会主任李凯彬和秘书常藕琴,对国内首家应用斑马鱼模式动物进行高通量、自动化体内新药筛选及化学品和环境毒理学与安全性评价的外包服务型高科技企业—杭州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访问调研。
  • 尼罗罗非鱼近交繁殖系有望成为新的水生实验动物品系2014 年8 月27 日,国家实验动物专家委员会委员吴淑勤研究员及中国实验动物学会水生实验动物专委会代表刘春等一行四人到西南大学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访问调研,与西南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实验室主任王德寿教授团队就我国水生实验动物行业现状与发展前景进行了交流,并在王教授的陪同下参观了该实验室罗非鱼培育基地、仪器…
  • 9月22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水产动物饲料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周志刚主持的“中国水产动物消化道宏基因组计划”项目正式启动。
  • 我国科学家公布鲤鱼基因组序列来自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成功地绘制出了鲤鱼(Cyprinus carpio)的基因组序列草图。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9月21日的《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上。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孙效文(Xiaowen Sun)研究员和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于军(Jun Yu)博士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孙效文研究…
  • 水生所关于裂腹鱼类适应青藏高原环境的研究取得进展裂腹鱼亚科(schizothoracinae)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在中国,裂腹鱼亚科共有11属,计76种和亚种,占世界裂腹鱼有效种数的80%以上,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毗邻的河流、湖泊之中,极适应于青藏高原水域的生物条件和非生物条件,是青藏高原鱼类三大类群之一。由于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分布在高原的裂腹鱼亚…
  • 养分利用度对海洋微生物的蛋白产出的影响摘要 : 发表于2014年9月5日发行的《Science》杂志上的两项研究研究中,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展示了多种稀缺养分是如何能一起影响海洋微生物群落的。而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表明了两个关键养分之间的循环的潜在生化联系。这两项新的研究增进了我们对养分利用度是如何影响海洋微生物的蛋白产出的理解。 根据海洋表面水体中可用…
  • Nature:多鳍鱼陆上学步摘要 :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和麦吉尔大学的研究人员以塞内加尔多鳍鱼作为四足动物直接祖先的一个模型的研究表明,发育的适应性可能有助于早期的“fishapods”从有鳍的水生动物转变为在陆地上行走的四足动物。相关文章发表于2014年8月27日的《Nature》杂志上。 多鳍鱼(多鳍鱼属)是原始辐鳍鱼,见于非洲(有时在家庭鱼缸里也能见到),…
  • Science:斑马鱼的条纹是怎么来的摘要 :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以斑马鱼为研究对象发现,黑色细胞、反光银色细胞和黄色细胞这些细胞如何产生,并形成“斑马”图案。这项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探索其他动物的图案是怎么形成的。相关文章发表于2014年8月28日的《Science》杂志上。 斑马鱼 (Danio rerio) 的名字源于其身体上的蓝色条纹与金色条纹…
首页 上一页 50 51 52 53 54 下一页 尾页 共807篇文章/共54页
栏目搜索: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