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1-23中国科学家发现抑制乳腺癌肿瘤干细胞新策略肿瘤干细胞对传统疗法具有抵抗作用,并且能够在某些条件下由非肿瘤干细胞转化而来。来自加拿大和中国的研究人员通过实验证明激活toll-like receptor 3(TLR3)能够促进乳腺癌细胞向肿瘤干细胞(CSC)转化,产生干细胞特征,这为癌症治疗中抑制CSC产生提供了新的策略。
-
2015-01-23科学家发现防治1型糖尿病新方法近日,发表在《内分泌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报告了一种新的在小鼠模型中预防1型糖尿病的方法。研究人员发现两种核受体在Th17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用一种选择性反向激动剂SR1001靶向这两个受体,成功的阻断了小鼠模型的自身免疫,保护了β细胞。
-
2015-01-22RNAi的研究进展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 现象是一种进化上保守的抵御转基因或外来病毒侵犯的防御机制。将与靶基因的转录产物mRNA 存在同源互补序列的双链RNA(double strand RNA ,dsRNA) 导入细胞后,能特异性地降解该mRNA ,从而产生相应的功能表型缺失,这一过程属于转录后基因沉默机制( posttracriptional gene siliencing , PTGS) 范畴。RNAi 广泛存…
-
2015-01-22上海生科院发现血管新生的特异标记分子1月19日,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合作的最新研究进展:Genetic Targeting of Sprouting Angiogenesis Using Apln-CreER。该研究利用Apln-CreER转基因小鼠成功示踪了组织损伤修复以及肿瘤生长过程中的血管新生,并利用该工具小鼠阻断血管新生和VEGF-VEGFR2信号通路,达到一定的抑制肿瘤生…
-
2015-01-21科学家提出全新靶向疗法治癌症美国《科学》杂志近日发表一篇论文,介绍了一种全新的癌症靶向治疗方法,有可能遏制骨肉瘤、脑瘤以及某些胰腺肿瘤的生长,不过这种方法还有待通过临床研究来验证。这项研究通过阻断癌细胞用以维持增殖能力的信号通路,来达到抑制几种侵袭性肿瘤生长的目的。发现可预示癌细胞弱点的遗传标记物,开发针对这些弱点的新药,是当前癌症研究的一个焦…
-
2015-01-21I 型糖尿病可以预防吗?2015年1月21日,美国圣路易大学医学部的研究者最近发现了一种新的可能预防I 型糖尿病的方法,并且在小鼠身上实验成功。
-
2015-01-21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人类感染H5N2病毒可能性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人类感染H5N2病毒可能性低台湾“中央社”报道,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今天表示,已收到来自台湾的H5N8和H5N2禽流感病毒通报,其中H5N2病毒株“对台湾来说显然是新的”;根据现有资料,人类感染H5N2的可能性很低。 台湾在养鹅场及蛋鸭场发现全球首见的H5N2亚型禽流感病毒株,同时发现一间养鹅场感染H5N8亚型禽流感。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傍晚回复中…
-
2015-01-21小鼠模型研究中提示基因组编辑使遗传病止步于受孕前最近,英国巴斯大学生物学&生物化学系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一种新技术,将简化生物医学研究,并且有望在受孕之前预防遗传性疾病的发生。相关研究结果最近发表在Nature旗下子刊《Scientific Reports》,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使用“分子剪刀”, 编辑受精过程中的小鼠卵子或精子DNA。
-
2015-01-20我国科学家发现人感染H7N9病毒致病新机制我国科学家发现人感染H7N9病毒致病新机制 本报北京1月19日电 (蒋建科、沈基飞)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周育森团队联合该院实验动物中心曾林团队、基础医学研究所黎燕团队、上海复旦大学姜世勃团队及德国Inflarx Gmbh 公司首席科学家郭仁锋团队进行科研攻关,日前,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一种新的致病机制。 姜世勃教授介绍,近年来,H5N1、H7N9、SARS等的感染均引起…
-
2015-01-17我国自主研发世界首个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上市1月15日,科技部举行了《我国自主研发的世界首个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获批上市》新闻发布会。会上,科技部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了相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问题。
-
2015-01-15遗传编码纳米颗粒可远程遥控调控血糖为了阐明生理活动的过程,时序性调节基因表达和细胞功能的工具是极其珍贵的,甚至具有一定的临床治疗应用前景。最近一篇研究论文报道了一种新型的通过低频无线电波或磁场远程遥控的遗传编码系统。
-
2015-01-13Science:可让瘫痪的鼠重新走路瑞士科学家最新研制出一款柔软且可延伸的植入设备,能与瘫痪实验鼠的脊髓直接相连,并在外部设备的帮助下,让其重新走路。研究人员表示,最新设备有望被用来治疗脊髓受损的病患,最终有望帮助瘫痪人士再次拥有运动能力。
-
2015-01-09昆明动物所在阿尔兹海默病遗传易感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目前国际上对于无家族史的散发AD患者的遗传易感开展了大规模的研究,发现了约20个主要的易感基因。这些在欧洲人群中鉴定的AD易感基因位点是否也是我国人群AD的主要易感位点呢?针对这一问题,姚永刚课题组的王慧珍和毕蕊等在我国人群中对报道的AD相关基因开展了遗传关联分析,发现PICALM、BIN1、MS4A4E和CLU基因中的遗传多态位点与我国AD人群…
-
2014-12-26广州生物院发现疟疾感染有利于艾滋病病毒储存库的清除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小平研究组在对疟疾和艾滋病相互关系的研究中,建立了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和疟原虫共感染的恒河猴模型,以模拟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和疟原虫的共感染。基于该动物模型的研究,研究组发现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前提下,疟疾感染有利于SIV病毒储存库的清除,并初步阐述其机理。
-
2014-12-26抑制ATM信号传导可在亨廷顿氏病动物模型中挽救脑细胞免于死亡一项研究显示,限制ATM蛋白的作用或能保护亨廷顿氏病动物模型中的脑细胞免于死亡。亨廷顿氏病是一种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病变,在该疾病中,突变的蛋白——亨廷顿蛋白的碎片会堵塞并损伤脑中的神经细胞,从而损害运动及认知能力。
栏目搜索: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对不起,暂无资料。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