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11-13抗伤寒基因被发现 或可加速新型伤寒症疫苗的开发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Genetic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墨尔本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具有5倍抵御伤寒效力的基因突体,伤寒每年可引发数百万人死亡。
-
2014-11-12973首席科学家蔡志明教授团队在膀胱癌合成生物学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蔡志明教授团队率先开展膀胱癌合成生物学治疗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
2014-11-12Nature:发现“无能”抗体的大作用研究人员报告称发现,在小鼠体内大量存在、过去被认为不能有力地帮助抵抗感染的一种抗体,实际有可能在维持检查以及防止更严重的自残性肾病的免疫反应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
2014-11-12Cell:揭秘癌症转移的罪魁祸首在发表于11月6日《细胞》(Cell)杂志上的论文中,研究小组发现细胞受体Frizzled-2以及它的激活蛋白Wnt5过量可通过触发一个叫做上皮间质转化(EMT)的过程,提高肿瘤转移的可能性。
-
2014-11-11欧盟生物基因工程技术抑制羊类寄生虫病取得重大进展线虫类(Nematodes)和乳腺炎类(Mastitis)寄生虫病,是绵羊或山羊畜牧业养殖经常遭遇的多发性疾病,并且正朝着药物治疗耐药性的方向快速发展。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FP7)提供300万欧元资助,总研发投入520万欧元,由欧盟7个成员国14家顶尖科研机构组成的国际3SR研发团队,同国际羊类基因组协会(ISGC)紧密合作,长期致力于绵羊或山羊可…
-
2014-11-10小鼠模型试验提示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存在许多共通之处发表在国际杂志Circulation:CardiovASCular GENEtic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布朗大学的科学家发现,2型糖尿病(T2D)和心血管疾病(CVD)或许存在许多共通之处,其可以共享风险因子,比如肥胖等,而且T2D和CVD通常同时发生于患者身上。
-
2014-11-05新发现:胆汁酸能够治疗糖尿病来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的科学家与来自意大利和荷兰的研究人员共同发现:胆汁酸能够激活一个鲜为人知的受体来克服脂肪细胞对胰岛素敏感度的丧失,这种机制或能用于发展一种新型药物来治疗2型糖尿病。
-
2014-11-05艾滋研究重现阳光:两名男性自愈就在艾滋治疗遭遇“密西西比女婴”滑铁卢之后,近日,两名男性HIV病毒携者“功能性自愈”,这让艾滋病研究者们重新振奋起来。事实上,这两名艾滋患者并非独有的案例,约有1%的HIV感染者,其体内的HIV病毒自然保持在一种无法检测到水平。
-
2014-11-03澳科学家:蝙蝠或是对抗埃博拉病毒关键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院的科学家研究称,蝙蝠的免疫系统可能是人类对抗埃博拉病毒奥秘所在。
-
2014-10-20中科院学者在肿瘤药物靶向输送领域取得新进展2014年9月30日,《PNA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阎锡蕴课题组在肿瘤药物靶向输送领域的最新成果。这是她们继发现纳米酶(Nature Nanotechnology 2007)并将其应用于肿瘤诊断(Nature Nanotechnology 2012)之后,又一次将纳米材料的新特性应用到肿瘤靶向治疗。
-
2014-10-17科学家在转基因小鼠中证实抑制两蛋白有效治疗癌症生物谷讯/ --调节细胞分裂的蛋白控制着肿瘤细胞的生长。一项临床试验研究了两个蛋白(CDK4和CDK6)的抑制剂,针对多种类型癌症,如乳腺癌,肺癌和白血病的治疗功效。
-
2014-10-16Nature Genetics:复旦大学发现青光眼致病基因境外媒体称,上海复旦大学13日表示,历过3年合作研究,已经发现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致病原因,主要是体内ABCA1基因变异。论文刊登在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
-
2014-10-15中大发现M1天然病毒 癌细胞有望杀灭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教授颜光美课题组于7日在国际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发表了天然甲病毒M1具有选择性抗肿瘤作用的最新研究,该研究表明,一种叫做M1的天然病毒能特异性杀死癌细胞而不伤害正常细胞,这种新型溶瘤病毒有望成为新一代抗癌利器。
-
2014-10-14Nature:3D细胞培养系统重现老年痴呆发展过程,并落实淀粉样蛋白假说摘要 : 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MGH)遗传学和衰老研究小组的研究人员研发出一个创新性实验室培养系统,首次成功地重现阿尔茨海默氏病潜在发展的全部过程。并落实β淀粉样蛋白致病假说:β淀粉样蛋白斑块在大脑中的沉积,是导致破坏性的神经变性疾病的一连串步骤的第一步。他们还确定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作用的酶,抑制其可能的治疗靶点。…
-
2014-10-14Nature:阿尔茨海默氏症研究重大突破一个创新性的实验室培养系统第一次成功地再现了阿尔茨海默氏症形成全过程的一些事件。利用他们开发的这一系统,来自麻省总医院(MGH)遗传和衰老研究部门的研究人员现在提供了首个明确的证据支持这一假说:即大脑中β-淀粉样斑块沉积是导致这一破坏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级联反应的第一步。他们还确定了一种酶在这一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抑制…
栏目搜索: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对不起,暂无资料。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