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发布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究酸枣仁复方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酸枣仁复方(Ziziphi spinosae semen formula,ZSSF)对于抑郁症的关 键作用靶点,并通过利血平诱导的抑郁斑马鱼模型验证酸枣仁复方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
方法 通过 TCMSP 数据库检索酸枣仁复方的药物作用靶点,利用 UniProt 数据库对靶点名称进行校正。 采用 GeneCards、OMIM、NCBI 数据库检索抑郁症相关靶点,并对 3 个数据库的靶点结果进行汇总去比重。 利用 STRING 数据库预测了交集靶点 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信息,利用 Metascape 数据库构建进行富集研究,并利用 微生信对 KEGG 和 GO 的富集结果实现了可视化。 通过利血平诱导的斑马鱼抑郁模型进行行为学实验和 RTqPCR 实验,验证酸枣仁复方对抑郁症的治疗作用。
结果 筛选出抑郁症与酸枣仁复方的交集靶点 188 个,蛋白 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结果显示,酸枣仁复方抗抑郁主要作用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白细胞介素 2( IL-2)、 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6)、血清白细胞介素 1β(IL-1β)、血清白细胞介素 10( IL-10)等靶点,KEGG 通路富集分析表 明,酸枣仁复方通过 TNF 信号通路、PI3K-Akt 信号通路、cGMP-PKG 信号通路等多种信号通路发挥其治疗抑郁症的 作用。 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利血平组相比,酸枣仁复方高、中、低剂量组斑马鱼在声光刺激下的运动距离显著延 长(P < 0. 05),运动速度显著增快(P < 0. 01)。 RT-qPCR 结果显示,与利血平组相比,酸枣仁复方高、中、低剂量给 药组斑马鱼脑组织中 TNF-α、IL-2、IL-6、IL-1β、IL-10 mRNA 表达水平上调(P < 0. 001)。
结论 酸枣仁复方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发挥抗抑郁作用,且其抗抑郁作用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