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模型制备

慢性肾衰大鼠肾小球硬化模型

2024年09月19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常用医药研究动物模型》 作者:主编 苗明三 朱飞鹏 责任编辑:yjcadmin

1.造模材料  动物:雄性SD大鼠,3个月龄,体重220~250g;药物:麻醉剂,抗生素,多柔比星。

2.造模方法  造模动物适应1周后,行右肾摘除术,术后第7天,尾静脉内注射多柔比星溶液2g/L,药量5mg/kg,术后第30天重复注射多柔比星,3mg/kg。

3.造模原理  用SD大鼠行右肾切除加尾静脉注射多柔比星造成慢性肾衰大鼠肾小球硬化模型。

4.造模后的变化  造模大鼠术后状态良好,第7天时尾静脉注射多柔比星(5mg/ kg),用药后无腹泻等不良反应。用药第20天出现水肿,造模第12周处死检查时发现模型组大鼠明显消瘦,有腹水。

模型组大鼠出现了蛋白尿,于第2周尿蛋白开始升高,至第4周达高峰,第8周开始略有下降。右肾摘除术后第12周,模型组大鼠血清清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胆固醇(CHO)、尿素(Ure)、Scr显著高于对照组。模型组于第2周,NO2-含量开始下降,至第8周达最低点,ET-1于第2周开始上升,于第8周达高峰。

光镜下,模型组轻度系膜细胞增生,基质弥漫中度增生,球囊粘连多见,球囊壁中度或重度增厚,毛细血管袢瘤样扩张,间质中度纤维化,小管片状扩张,蛋白管型多见,检测表明,肾小球硬化造模成功。电镜下,模型组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足突广泛融合,甚至消失,系膜细胞轻度增生,基质中度增生,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GBM)中度或重度增厚。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