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模型制备

乙二醇+1α(OH)维生素D3法诱导大鼠肾结石模型

2024年10月21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常用医药研究动物模型》 作者:主编 苗明三 朱飞鹏 责任编辑:yjcadmin

1.造模材料  动物:Wistar雄性健康大鼠,体重180~220g;药物:乙二醇(EG),1α(OH)VitD3。

2.造模方法  造模组动物1%EG饮水+0.5μg1α(OH)VitD3隔天灌胃(28天)。

3.造模原理  诱石剂诱导大鼠肾结石,建立大鼠肾结石模型。

4.造模后的变化  造模组大鼠的血BUN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血Cr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血Ca2+、血P含量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造模组大鼠24h尿Ox、Ca2+排出量和肾组织Ca2+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24h尿 Mg2+排出量和肾组织Mg2+含量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肾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偏光显微镜检查:造模组肾脏明显肿大,切面苍白色,用手触摸有不同程度的细沙摩擦感,皮质和髓质分界不清楚。常规病理切片HE染色之后,草酸钙晶体在镜下显示为淡蓝色晶体,不规则、折光性较强:Von-Kossa染色后,草酸晶体呈黑褐色。造模组结晶布满全肾,主要存在于肾乳头和肾皮质内,部分结晶成堆而且互相连接成片,其中2只大鼠肾盂内有小结石形成,高倍镜下晶体主要存在于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上皮细胞明显肿胀、变性、坏死,管腔明显扩张。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