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烧冻复合伤模型
1.造模材料 动物:大耳免,兔龄1~1.5岁,体重3.0~4.0kg,雌雄不限。
2.造模方法 在致伤前24h,对兔的躯干部,用10%硫化钠去毛,面积15cm×16cm。采用火焰直接烧伤法,即用燃料(汽油+95%乙醇+二甲苯+松香+生胶)涂于皮肤点燃,烧灼时间15~16秒,按我国现行烧伤严重程度分类标准,造成皮肤浅Ⅱ度~深Ⅱ度烧伤。在30min内将烧伤后的家兔置于室外-22~-24℃,风力4~5级环境中致冻8~10h,烧伤局部及肢体发生Ⅱ度冻伤后,立刻在20~22℃环境中自然复温。
3.造模后病理变化
(1)局部组织温度与组织病理的比较:烧冻伤后测定创面的组织温度并在不同的组织温度时切取组织行电镜检查,可以显示,随着温度的下降,冻结向深层组织逐渐扩展,当组织温度达到-5℃时,组织病理显示:损伤到表皮深层(生发层),细胞肿胀,部分变性,-6℃时,损伤四周扩大,组织病理显示:损伤仍在表皮深层,部分到真皮浅层,细胞持续肿胀,可见微血栓形成。-7℃时,组织出现冻结,组织病理显示:损伤已至真皮浅层,细胞变性,核浓缩,炎细胞浸润。-7℃10min时,损伤已达到真皮网状层,栓塞的血管出现,有灶状出血,组织显著水肿,广泛的组织细胞凝固性坏死,白细胞呈灶状,弥漫状分布。在组织温度-10℃活检显示:损伤已达皮肤全层,广泛的血栓形成,组织细胞变性及坏死。
(2)烧冻伤与单纯冻伤创面的比较:烧冻伤局部临床表现既有烧伤的特点,也有冻伤的特点,是两种损伤的结果。可见创面周围皮肤发红到深红,或呈红白相间并逐渐呈紫色,在超过创面数倍面积的周围组织形成硬的冻结块,并肿胀明显,随时间的延长,冻伤范围亦逐渐扩大。烧伤后再冻伤局部(创面,肢体)与单纯冻伤局部肢体,临床表现经过比较有显著的差异,而且烧冻伤的损伤明显重于单纯冻伤组。烧伤后再冻10h创面完全冻结,创面浅Ⅱ度冻伤形成;肢体12h深Ⅱ度冻伤形成,而在同等条件的单纯冻伤组在14h后,见肢体僵硬,Ⅱ度冻伤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