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信息发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实验动物屏障环境设施安全准入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为例

2025年03月28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25年1期 作者:侯冬霞 铁祚庥 陆勇 南盼盼 鲍洁 责任编辑:lascn
摘要:本文以南京大学仙林校区2019年开始运行的3个实验大鼠、小鼠小型实验动物屏障设施为例,探讨了以下5个方面:屏障设施人员、动物、物品和仪器设备准入管理,以及屏障系统空气进出控制管理; 同时,对这5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梳理、总结。

实验动物在高校进行的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是顺利开展相关研究和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 支撑条件。高校开展生命科学、医学、药学、化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的科研和教学工作,都离不开动物实验。 规范化运行的实验动物屏障环境设施 (barrier environmental facility for laboratory animal) 是保障动物实验结果稳 定、科学和可靠的重要平台。加强实验动物屏障设施准入的科学管理,是保障实验动物屏障设施规范化运行、控制 实验动物质量和稳定性、避免实验动物和工作人员遭受病原微生物污染,甚至避免暴发人兽共患病等生物安全事故 的重要防线。

本文以南京大学仙林校区2019年开始运行的3个实验大鼠、小鼠小型实验动物屏障设施为例,针对屏障设施的安全准入管理体系,根据近5年来实验动物屏障设施运行的实际情况,并结合这些年在不断探索和优化其 准入管理体系过程中的经验,从管理制度建设和标准操作规程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制订与执行角度 出发,探讨了以下5个方面:屏障设施人员、动物、物品和仪器设备准入管理,以及屏障系统空气进出控制管理; 同时,对这5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梳理、总结,以期能为学校动物实验平台的建设和管理起到有益的借鉴作 用,并对后续开展科学研究、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确保实验人员健康提供支持。

阅读原文:实验动物屏障环境设施安全准入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为例.pdf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