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模型制备

大鼠胚胎神经管畸形模型

2025年04月14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常用医药研究动物模型》 作者:主编 苗明三 朱飞鹏 责任编辑:yjcadmin

1.造模材料  动物:选择Wistar大鼠,体重250~300g。药物:维A酸。

2.造模方法  雌雄大鼠按4:1比例于午夜后合笼,晨8~9时作阴道涂片,显微镜下见到精子或阴道栓记为妊娠0天。已孕雌鼠随机分为两组,维A酸致畸组,将维A酸按40mg/ml溶于橄榄油后在妊娠10天按135mg/kg经胃管一次注入;对照组,在妊娠10天时给予同样体积的橄榄油。

致畸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妊娠第15、17、19天时行剖宫取仔,并且在实体显微镜下进行畸形观察统计,随后实体显微镜下分别取给药畸形组和对照组腰骶部各3只胎鼠于4%多聚甲醛中固定过夜,常规酒精脱水、石蜡包埋,所得标本分别冠状位、矢状位连续切片,切片厚度4μm,然后行HE染色观察。

3.造模后一般变化  维A酸致畸组共获得胎鼠99只,其中死胎或吸收胎发生率11.1%(11/99),外观正常者8.1%(8/99),显性脊柱裂48.3%(48/99),另外见到肛门直肠畸形、无尾畸形、环尾或短尾、脐膨出、脑膜膨出、唇腭裂、足畸形等。

4.造模后病理变化  对照组正常胎鼠腰骶段脊髓横切面镜下可见,脊柱软骨组织结构完整,脊髓完整,形态规则。胚胎15天神经管基本闭合,神经上皮排列整齐,可见室管膜层、套层、边缘层三层神经上皮结构。中央管位于中央,室管膜上皮沿中央管排列规整。实验组显性脊柱裂胎鼠腰骶段脊髓改变较复杂。脊柱背侧组织缺损,沿脊柱纵轴呈现一个椭圆形缺损区,长约0.2~0.5cm(胚胎天数越大,缺损长度越长),镜下见骶尾骨结构不完整,紊乱。脊髓形态不规整,自尾侧向头侧,尾侧端见到完全紊乱多极性排列的神经管上皮形成多个管状结构混乱排列,成团块状,形成神经组织错构肿瘤,其背侧存在着未闭合的神经板样组织结构,并且见到室管膜上皮细胞位于体表,即团块组织背侧呈脊髓裂开样,团块组织和背侧神经板样组织间可见散在神经嵴来源的细胞(神经节细胞),脊索看不清。向头侧的切片可见,团块组织中管状结构逐渐融合、减少,畸形逐渐演变为完全向背侧裂开的中央管,暴露于体表,即单纯脊髓裂开,神经上皮3层结构逐渐明显。再继续向头侧,可见中央管逐渐闭合,最后汇合成正常脊髓结构,见到典型的神经上皮分层,其前外侧,即轴旁体节区域见到神经嵴细胞团,即脊神经节的存在,脊柱裂消失。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