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信息发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异常子宫出血大鼠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2025年05月14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25年第2期 作者:连辉 姜艳玲 刘佳 张玉立 谢伟 薛晓鸥 李健 责任编辑:lascn
摘要:通 过 模 拟 排 卵 功 能 障 碍 型 异 常 子 宫 出 血 (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ovulatory dysfunction, AUB-O) 病因,建立异常子宫出血大鼠模型,为异常子宫出血病理机制研究及治疗药物开发提供可靠的模型支持。

目的 通 过 模 拟 排 卵 功 能 障 碍 型 异 常 子 宫 出 血 (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ovulatory dysfunction, AUB-O) 病因,建立异常子宫出血大鼠模型,为异常子宫出血病理机制研究及治疗药物开发提供可靠的模型支持。

方法 将24只成年 (10周龄) 雌性SD大鼠适应性饲养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6只) 和模型组 (18只)。正常对 照组大鼠在屏障环境中正常饲养;模型组大鼠在屏障环境中经背侧入路行双侧卵巢切除术,休养1周后开始造模用 药。模型组造模第1 ~ 3天每日每只大鼠背部皮下注射雌二醇0.5 mg,第4 ~ 7天每日皮下注射孕酮5.0 mg;同时于 第6天经背侧相同手术切口向双侧子宫腔各注射0.5 mL大豆油,于第8天行米非司酮 (10 mg/kg) 灌胃,造模期间 持续观察大鼠所处动情周期的阶段及其变化趋势。造模后48 h内观察并记录大鼠子宫出血情况,米非司酮灌胃后 0、12、24、36、48 h模型组动态收集血清和子宫组织样本,正常对照组在36 h同时取材。取材后分别进行HE染 色、血清性激素ELISA测定、免疫组织化学检测、TUNEL凋亡染色、蛋白质印迹检测、转录组学测序和生物信息学 分析,对异常子宫出血大鼠模型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异常子宫出血大鼠表现为子宫出血,内膜剥脱损伤、复旧不 全,内膜炎性细胞浸润、凋亡增强,间质、腺体和血管结构破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异常子宫出血大鼠的血清卵 泡刺激素、雌二醇和促黄体生成素水平明显升高 (P<0.05);子宫内膜血管密度明显降低 (P<0.05);血管内皮生长 因子在子宫内膜剥脱处表达定性观察到明显增强,而在间质血管周围表达显著下降 (P<0.01);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内膜损伤部位表达定性观察到明显增强,而在未剥脱间质和腺体处表达显著降低 (P<0.01);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凋亡显著增强 (P<0.0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和内皮素-1在子宫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 (P<0.05)。比较 异常子宫出血大鼠与正常大鼠子宫组织的转录组测序结果,共筛选到4 72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表达上调基因为 2 191个,表达下调基因为2 532个;KEGG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显著富集在炎症、免疫凋亡、细胞信号转导、 增殖分化和肌肉收缩等相关通路。

结论 采用雌激素、孕激素和米非司酮序贯给药模拟AUB-O病因的方法,可成 功建立异常子宫出血大鼠模型。该模型的子宫内膜损伤与炎症和凋亡相关,病理表现受血管收缩和内膜再生能力异 常影响。该大鼠模型具有与临床非结构性病因异常子宫出血相近的病理特征,可以作为研究病理机制和治疗方法的 有效模型。

阅读原文:异常子宫出血大鼠模型的构建与评价.pdf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