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发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常见哮喘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与评价研究进展
2025年05月16日
来源: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25年第2期
作者:罗世雄 张赛 陈慧
责任编辑:lascn
摘要:本文总结了哮喘模型的评价指标,涉及行为学、肺功 能、病理学、免疫学、药效学等多个方面。难治性哮喘动物模型的建立方式虽尚未完善,但通过相关文献检索,总 结了难治性哮喘动物模型造模的几种思路,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 是一种以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塑为特征的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 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且具有异质性,涉及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目前针对哮喘的治疗手段相对有限,深入 探究哮喘的发病机制、探寻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及开发新型药物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哮喘动物模型的建立至关重 要。然而,至今仍没有一种理想的哮喘动物模型能够全面、准确地复刻人类哮喘发生与发展的所有特征。本文对近 5年来哮喘动物模型建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梳理,详细综述了常见实验动物 (如小鼠、大鼠、豚鼠)、常见 致敏剂 (包括卵清蛋白、屋尘螨、脂多糖、甲苯二异氰酸酯),以及用常见实验动物及致敏剂建立哮喘动物模型的 方法,并对这些模型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进行了客观评价。
本文总结了哮喘模型的评价指标,涉及行为学、肺功 能、病理学、免疫学、药效学等多个方面。难治性哮喘动物模型的建立方式虽尚未完善,但通过相关文献检索,总 结了难治性哮喘动物模型造模的几种思路,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根据现有的科学技术,笔者推测未 来哮喘动物模型的研究将更加聚焦于临床相关性、技术创新以及多学科融合。具体而言,未来哮喘动物模型将通过 多重致敏原联合诱导并应用基因编辑等新技术,提升模型的临床相关性,实现模型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并使用生物 成像、传感技术动态监测哮喘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等相关反应,甚至可利用芯片技术寻找动物模型替代方法,最终 致力于开发出更能模拟人类哮喘复杂性和异质性的多因素复合模型。
上一篇:啮齿类动物药物成瘾模型的构建方法和应用进展[ 05-16 ]
下一篇:基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重症肌无力动物模型分析[ 05-19 ]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对不起,暂无资料。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